宝宝发热是生活中常有的事,超过39.5℃医院就诊,而低于39.5℃时,医护人员也建议家长们酌情自行处理。一千人心中的一个千哈姆雷特,妈妈们充分发挥了她们的智慧,发展、发现了很多妙不可言的处理办法,竟也蔚然成风~~
宝宝发热,妈妈妙招
鲜榨果蔬汁
苹果妈妈:有人说温的鲜榨果蔬汁对宝宝退烧有好处。我就尝试了,用的是青菜苹果汁。水果和蔬菜洗净,切小放榨汁机,出汁后兑了点温水,调了蜂蜜喂给宝宝。效果还好。
生姜葱糖水
UU麻麻:宝宝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可以试生姜红糖水祛寒,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更好。若宝宝怕辣不喝,可在宝宝的稀饭里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宝宝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
藿香正气贴
小九哥:宝宝发烧39度不到,但是精神状态还好。我就用棉球蘸藿香正气水塞在他的肚脐里,胶带封好。一般2小时左右,身上代谢出汗液,体温就降下来了。过程中注意补充喝水。
退烧按摩
Y.X.H:普遍反应退烧按摩效果比较好,按摩完手臂出红痧,身上汗淋淋,温度一般都会降下来。
基本退烧手法有两个:1、清天河水,即推上三关。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每天推-下,具发汗降热作用。
2、退六腑。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直推遍。
温水澡
慧~宝: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还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34-37℃。避免热水,以免引导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加重病情。
然而,仿佛应了这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办法太多临了竟常不知该取哪个办法来应对?没听过医生的话,就难免对效果有些惴惴。
那么,就一起来做一个全面的解析吧,有关“宝宝发热”!
发热不是病
宝宝正常的体温在35.5-37.5℃之间,一旦超过37.5℃,那应该就认为宝宝是发热了。发烧更应该说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本身。当病菌(包括预防接种的疫苗)侵犯人体,身体就自主动用防御机制来反抗,比如释放具杀菌功能的白细胞、淋巴细胞与病菌作战。作战过程会产生的多种毒素和化学因子,会刺激身体,引起发热。一般来说,发热越厉害,即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与病菌的战斗越惨烈,但并不意味着疾病严重。
动用防御机制的启运信号中,发热是最主要的一项。除了对抗病菌外,发热还是一种身体自我保护的机制,能够抵制病毒的生长繁殖,减少病菌对人体的破坏。大部分病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37℃,温度升高,病菌的繁殖能力会明显降低。所以,一般宝宝发热不超过38.5℃,并不建议服用退热药物。
经常听到发烧把脑袋或眼睛烧坏了等等,那不是发烧本身导致的损伤,而是器官炎症导致出现高烧症状,或是高烧加重了人体器官的负担。当体温超过38.5℃即高热,体内营养物质代谢被增强和加快,机体运行对氧气消耗量要求变大,人体内的器官就被迫氧气量不足,其防御疾病、感染病菌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较易导致损伤。尤其是1岁以上、5岁以下的宝宝,正是发育神经系统,高热不退容易对大脑造成损伤。所以,当宝宝发热超过38.5℃,一定要服用退热药物。
宝宝发热全护理
宝宝发热一般有三个阶段:寒战期、高热期和退热期。宝宝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多为寒战期,体温还会上升。宝宝全身发烫、口渴倦怠却不出汗,则多为高热期,需预防热性惊厥。如果手脚变暖,出汗,则多为退热期,体温应该不会再上升了。
寒战期:保温姜茶+温水泡澡
发热的前期,体温介于正常和高热之间,但会表现为全身发抖、手腿冰凉,有畏寒情形。此时不宜急于退烧,首要保证宝宝的液体入量。用药首选小儿感冒冲剂,备退烧药。超过38.5℃吃布洛芬混悬剂,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这是人体在受到感染后,将温度升至一定度数保护自己,医学上称为设定温度。身体为了达到这个设定温度,产热机能主动把热带到身体的中心部位,这时四肢循环就变差了,才出现手脚冰冷、寒战等临床症状。
?增加被褥衣服,注意保暖,特别是四肢末销?补充温热的水分和食物,如姜枣茶(生姜5片、红枣6颗、红糖一小勺,具温中散寒、补血正气、燥湿消炎功效),帮助提高身体末梢温度,减轻痛苦?全身温水泡澡,隔四至六小时一次。用37℃左右的温水给宝宝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高热期:退烧药物+病因治疗
体温迅速上升至高热39℃,出现全身热烘烘、倦怠无力等不适,宜服用退烧药,病因不明的宜就医。服用退烧药并不能消除出现病情的感染因素,不配合病因治疗,周期一过或反复高热。因此,此阶段护理的重点在于补充水分预防脱水与病因治疗。
病毒性感冒的可考虑感冒药,抗病毒、抗过敏、缓解塞流鼻涕症状,还加了点人工牛黄,如感冒灵,口感适宜宝宝。炎症不明显可考虑清热解毒药物,如小儿咽扁颗粒、蒲地蓝等。有咳嗽选用止咳、平喘药。初期不建议使用抗菌素,如头孢、阿奇霉素等。出现细菌感染症状,如浓痰、浓鼻涕,血象化验之后也发现了白细胞增高的趋势,则可少量使用抗生素,但能口服尽量不静脉注射。
?改宽松衣裤,以利散热,被褥不宜过多过厚?多补充营养和大量水分、维生素、无机盐。宝宝高热时新陈代谢加快,消耗增多,宜多喝温开水、鲜果汁,满足机体的需要,利于毒素排泄?注意口腔护理。高热时水分损失较多,唾液分泌少,口腔易发生炎症,宜用清水、盐水清洁口腔
常用退热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小儿百服宁滴剂)和布洛芬(如美林滴剂、托恩口服液)。对乙酰氨基酚安全性高,退热持续时间3~4小时,2个月以上宝宝高热首选退热药。布洛芬退热快,退热持续时间6~8小时,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
常用感冒用药:1、小儿感冒口服液,治感冒发烧,用于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解,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咽红。2、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用于感冒伴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主适风热所致感冒,对咳嗽痰黄、气促喘息、口干音哑、咽喉肿痛有一定疗效。3、小儿清热灵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退热期:持续病因治疗+调养生息
体温开始下降,宝宝大量流汗,全身疼痛、倦怠持续存在。此时并不代表宝宝已经治愈。病因治疗的用药不可停,退烧药可以暂停。唯有病因消除后宝宝才算治愈,体温调定点才得以恢复,即体温正常。如果出现反复,宜补充消炎药物。
在宝宝病程接近尾声时,可考虑煮碗山药豆腐粥,帮助宝宝发汗加速病情好转的同时,给宝宝补充些营养。大量出汗也会带走宝宝很多元气,身体略有点虚,需慢慢调养。
?山药豆腐粥?材料:茯苓10克、党参1-2支、山药10支、白术10克、米饭1碗。?做法:1、先将茯苓、党参、山药、白术洗净。2、煮粥,米饭加水约ml煮沸后转小火。3、加茯苓、山药、白术与党参,小火煮约三十分钟。4、取出党参,其他的食材与稀饭一起食用
1、3个月以下宝宝发烧超过38℃
2、3个月到3岁的宝宝,发烧超过39℃
3、超过3岁的宝宝,出现如下症状,需要就医:
(1)不爱玩,特别烦躁,一直昏睡,吃饭喝水不正常,指甲、舌头、中级唇发紫
(2)反复呕吐腹泻,小便疼痛
(3)持续发烧/间断性发烧(2岁以下24小时,2岁以上持续72小时)
提醒:宝宝的这些情况,尽快就医为宜
(本文内容由心云健康使者coco整理提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jc/989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