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多数家长遇到孩子发热时很容易得“发热恐惧症”,他们的心理焦虑程度与孩子的体温高低及持续时间往往成正比。因孩子医院的家长也不在少数。于是,除了普通的退热药,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也成了孩子退热的常用药。孩子因高热急诊就医,很多医生会开出抗生素加激素的“通用”处方。激素到底能否用于儿童退热呢?《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中明确指出: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理由如下:发热对人体免疫机制具有一定的作用。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身体自身的“军队”去杀灭“敌人”病原体,战争越激烈,体温可能会越高,从而促进康复。而激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相当于抑制了“军队”杀敌的过程,表面看来,体温有所下降,但因为军队士气不振,要杀灭同等数量的敌人可能需要更多时日。既然医生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为何还要给孩子开激素处方用于退热?因为儿科医生在治疗患儿疾病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长的心理压力,由于家长普遍希望医生能让孩子快速退烧。激素处方,实为治疗家长“发热焦虑症”的一剂良药,只是它的实际使用者为儿童。孩子急性发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发热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前者占多数。感染性发热是身体对外来病原体的一种炎性反应,当炎症控制消退后,发热等症状亦随之减轻。目前所用的退热药只能起到临时退热作用,它不能缩短病程。发热对身体的好处是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利于消灭病原体。但当体温过高,其对身体的害处将大于好处,此时我们需要积极地退热,以免高热对身体造成伤害。儿科医生建议1.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当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退热;2.物理降温:温水擦身及减少穿着的衣物,开风扇或空调降低室内温度等,但其退热效果不及退热药。不推荐用酒精(或白酒)擦浴。3.高热时推荐退热药与物理降温法联合应用。两者联用效果好于单用退热药。推荐2种简便易行的中医特色降温法中药擦浴法中药配方:薄荷6g、藿香6g、青蒿6g、荆芥6g、佩兰6、防风6g。按中药常规煎法浓煎成ml药液,待温度降至32~34℃时给患儿擦浴。准备2块纱布,将浸满药液的纱布拧至半干,擦拭患儿皮肤,2块纱布交替使用。擦浴顺序依次为颈部、上肢、腋下、腹股沟、背部、臀部、下肢。禁擦后项、胸前区、腹部和足底。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可适当延长擦浴时间,擦浴时间共计12分钟,以离心方向边擦边按摩。擦浴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及全身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推拿疗法清天河水
具体手法:操作者食指、中指沾温水后并拢,自患儿左手腕横纹中点处直线推向肘横纹中点,如此反复操作约5分钟,速度为每分钟推次左右。
退六腑食指、中指沾温水后并拢,自患儿左手前臂的肘横纹头沿前臂尺侧推至腕横纹头,时间与速度同上。
欢医院中医儿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jc/98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