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有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的高发季节。冬季来临,这类疾病如何传播?感染后有何临床表现?如何预防?一起来看↓↓↓
01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表面无包膜。
诺如病毒变异快、免疫保护时间短。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不同基因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使得在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幼儿园、旅游区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排出,隐性感染者也可排毒。病人在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最长排毒期有报道超过56天。诺如病毒感染剂量为18‐个病毒粒子。
诺如病毒环境抵抗力强。诺如病毒在0℃‐6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存活,可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在水中存活2个月以上。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但使用10mg/L的高浓度氯离子(处理污水采用的氯离子浓度)可灭活诺如病毒。
02
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诺如病毒感染者、病例及隐性感染者均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03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物。
04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应如何治疗?
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不需服用抗生素,应及时补充呕吐和腹泻时消耗的水分,补充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能帮助患者平衡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呕吐或腹泻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05
个人与家庭如何预防?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注意: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喝开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
患病期间居家隔离
患者需根据病情居家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检测呈诺如病毒阳性但无感染性腹泻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也需居家隔离3天。患者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
做好消毒工作
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患病后不要过于担心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病情轻微,持续时间短,预后良好。患者应充分休息,清淡饮食。
06
病人呕吐物、粪便如何消毒?
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含氯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最有效。用纱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mg/L~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至含有效氯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min后处理。厕所马桶可倒入足量的mg/L~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以上。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集体单位打扫厕所和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安徽省明光中学
冬季安全告家长书
SAFETYEDUCATIONDAY
安全教育
你我同行
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学生冬季安全教育,有效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家校合作,请您和我们一起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NO.1
交通安全
1
行走须知:
①学生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②不准在车行道上玩耍、嬉闹,骑车学生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
③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2
乘车须知:
①不要搭乘超载车,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
②自行车后座不得载人。
③文明乘车,乘车时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乘坐摩托车时应严格落实“一盔一带”。
3
接送须知:
①按时接送孩子,做到即送即走、即接即走。
②接送车辆在指定位置停放。
4
驾驶须知:①家长酒后不得驾驶机动车接送学生上下学。
②16周岁以下不得驾驶电动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
③教育学生在校园内文明骑行,按指定路线慢行。
NO.2
疫情防控
1
教育孩子主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防疫管理规定,不聚集、不扎堆。
2
在校期间坚持戴口罩,按照错峰管理规定错峰就餐,错峰进出校门。
3
讲卫生,勤洗手,勤理发,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4
节假日及周末不扎堆、少聚集,避免跨境跨省旅行。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5
学会科学洗手。教育孩子外出回家、到校后,以及在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接触动物或垃圾后都应及时洗手;平时养成每次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和打喷嚏后,揉眼睛前的洗手习惯。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6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7
家庭成员避免接触高风险地区返明人群。
NO.3
消防安全
1
教育学生不要随意玩火,不到野外用火,严禁将火种、易燃易爆物等危险品带入校园和林地;
2
注意取暖安全,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严防煤气(一氧化碳)中毒。用电暖器片、“小太阳”等大功率用电器取暖的,要及时检修电路,严禁超负荷运载,严防线路过载引发火灾。在宿舍不得使用取暖器、电水壶等大功率家电、不得使用电热毯等。
3
用燃煤做饭、取暖的家庭,要确保通风透气,严防火灾和煤烟中毒。
4
煤烟中毒属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不易融于水,部分家长认为家中放盆水便可防止中毒,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NO.4
防滑冰溺水
1
教育学生不要私自或结伴到结冰的河面溜冰、玩耍,避免因冰面破裂导致溺水事故。
2
不要在结冰道路上推搡追逐、嬉戏打闹,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NO.5
水痘等传染病防控
1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hl/98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