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为36.0—37.4度,如体温≥37.5即是发热。发热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发热原因有哪些?
1.病毒感染:如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感染是儿童长期发热较为多见的原因。
2.细菌感染:在各种细菌感染中,容易导致长期发热而不易诊断的病原中,常见的是结核杆菌以及其他毒力较弱和较为少见的病原菌。
发热的观察要点
1、注意发热后小孩的精神状态:病后的精神状态可反映出病情轻重。注意发热躁,兴奋,以防体温过高而惊厥。
2、注意面色及皮肤的变化:一般来说发热时小儿面色较红润,如果发现小孩面色发黄、发白、发青、发紫等要及时就医。观察全身皮肤有无皮疹。如果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甚至发紫、发凉,这是循环衰竭的表现。
3.注意有无呕吐。如果呕吐剧烈,呕吐时为喷射性呕吐,常是脑部病变的征象。
4.注意体温的变化,特别是在用退热药后1小时左右要观察体温是否下降,出汗是否过多,以便进一步处理。出汗过多,医院。
发热的正确处理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的降温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物理降温,二是药物降温;体温38.5℃首选物理降温。但是如果宝宝体温持续增高,有高热惊厥发作史则应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的方法
1.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腋下、四肢、腹股沟、颈部,擦时稍用力擦至皮肤微红,时间15—20分钟。或洗个温水澡(它是退热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水温39—41℃,促进散热。
2.使用退热贴。多喝水,补充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促进汗液排出,利于退热。
3.头部冷湿敷、头部冰枕:用20℃-30℃温水浸湿毛巾后至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小冰块毛巾包好无漏水后放置于枕后。
4.适当松、减衣物以帮助散热,尤其是2岁以下患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在采取其他降温措施的同时松解衣服散热也很重要。
如果经过上述的处理体温得不到控制(≥38.5℃)可遵医嘱药物降温,也可给予冷生理盐水洗胃和保留灌肠降温。采取任何一种降温措施后需30分钟复测体温。
高热惊厥的处理
1.父母保持镇静,不可哭叫或摇晃孩子,让孩子静卧于床,用拇指按压其“人中穴”,多可缓解症状。人中穴位于上唇正中于鼻中线的中点。
2.如有呕吐现象,要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导致窒息。
3.医院,查明发热原因,针对病因治疗,千万不可乱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4.医院就诊,应立即喊叫医生护士,对症处理。
统筹:周二彬林昆责编:鹏云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89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