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我?点图片上方的“上医网”,我们做朋友吧。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也许有人需要
小道按:
“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出自明代医家万密斋《育婴家秘》,是针对小儿“纯阳”“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以及针对世俗育儿常过分强调暖衣、饱食之流弊提出来的。今天我们谈谈三分寒。
文:
“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出自明代医家万密斋《育婴家秘》,是针对小儿“纯阳”“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以及针对世俗育儿常过分强调暖衣、饱食之流弊提出来的,并解释所谓“饥,谓节其饮食也;寒,适其寒温也。勿令太饱太暖,非不食不衣之谬说也。”即根据小儿的阴阳、五脏特点,对小儿的喂养强调要“乳贵有时,食贵有节”,节制乳食;衣着要适其寒温,忌过暖.
三分寒的道理是什么?
小儿本属纯阳之体,脏腑娇嫩,加之本身活动量很大。不管是食之过量还是穿之过暖,均使小儿阳气更亢,消耗阴液,体内阴阳失衡,内热蕴蒸,汗易出,毛孔时时处于开放状态,同时小儿肺脏尤娇,则六淫之邪易乘机而入而生外感之病。唐·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反复强调初生婴儿衣不可过暖,他说:“不可令衣过厚,令儿伤皮肤,害血脉,发杂症而黄”。“儿衣棉帛,特忌厚热,慎之慎之。凡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以上都指出了小儿不可过暖的道理,不可不察。
三分寒,难道是要小孩受凉吗?
三分寒不是要让小孩受凉,而是不要小孩太暖,其程度不一样也,受凉是已经病了。父母不要过分注意保暖问题,加一件衣服还不够,又加多一件,穿很厚了,还是担心凉到。素不识,穿的过多反而容易感冒着凉,此为物极必反也!衣厚过暖,小儿皮肤受熏,毛孔开,汗液出,一动则汗出必多,湿衣贴身,遇风则寒,寒邪趁毛孔大开而入,病成已。故适当薄衣可使热得散,汗不易出,皮肤遇寒关闭及时,抵御寒风,病难成,长期锻炼,抵抗力亦提高。素不知,兵越练越强,越战越勇之道理乎!身体御寒能力除了本身成长可以增加之外,平时的锻炼却是最主要的途径,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微风细雨,野外的杂草却能抵御寒风暴雪,本为同根,因环境不同,差异大也!所以三分寒就是适当是给予小儿锻炼的环境,不要处于温室中护理,否则长而不健,成而不强,遇敌则败,遇险则折,遇危则惊也!
婴幼儿穿衣方面,我们强调“三分寒”,但是并不是全部寒,其实古人还提倡一个原则:背暖、肚暖、足暖,即小孩的后背、小肚子和小脚丫这三个部位一定要保暖。
1、背暖
背暖首先要养护好小儿的肺俞穴。肺为娇脏,足月的胎儿几乎所有的器官都已准备就绪,只有肺需要在出生后完善功能。也就是说,新出生的小孩,肺气最弱,需要好好地养护。
中医里非常强调后背的养生。一方面是因为后背为阳,太阳寒水主之,所以后背很容易受寒。此外,古语有“背者胸中之腑”的说法,五脏的很多经脉都集中在后背上,人的后背有许多成对的神经。所以,五脏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在后背上有所反应,观察后背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判断五脏是否病变。同时,养护好后背也有利于五脏的功能运行。
具体到婴幼儿的养护,我们可以给小孩儿穿个小背心,这样既不至太热,又暖背,还守了三分寒的原则。
2、肚暖
为什么要保持肚暖呢?因为肚子是脾胃之所,而小孩子的脾胃先天就比较弱,只有胃暖才能够消化积食。如果不小心腹部受寒,孩子会肚子痛,严重的还可能会拉肚子。而脾胃功能一受到损伤,就不能有效地把营养物质输布全身,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保持肚暖就是保护脾胃。
肚暖是婴幼儿保健的重要一环,睡觉时给孩子围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这样既能维护孩子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因肚子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3、足暖
中医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寒从足下生,温足保太平”。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人脚面的经脉从里向外分别为:脾经、肝经、肾经、胃经、胆经和膀胱经,达六条之多,而这六条经脉上的穴位又相当多,像脚心的涌泉穴就是肾经的主穴。可以说,人的脚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属于神经末梢,对外界的寒邪最为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与足部反射区相对应的内脏就会感到不适。只有脚部暖和了,全身才能抵御寒冷。
婴幼儿体质弱,抵抗力差,小脚丫尤其要保持温暖。家长一定要给小孩儿穿上小布袜和小鞋子,以护佑经脉和内脏。小孩一般好动,脚易出汗,所以鞋内还应放上吸湿性较好的鞋垫。如果晚上能坚持给孩子用热水洗脚,就更好了。泡脚是一种最基本的养生方法,成人也应该坚持。足部保健好处多多,如果我们一个礼拜能做一次足疗,对身体善莫大焉。
那如何判断宝宝穿衣冷暖合适呢?
北风起,冬意寒,小宝宝需要加衣衫。那么身为父母,你知道宝宝穿多少衣服是合适的吗?即做到三分寒,又不让宝宝冻着。3岁以前的宝宝还不明白“冷”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能清楚的把冷的感觉表达出来。另外宝宝皮下脂肪看起来不少,但皮肤薄,体温调节系统还没有,同样是冷,宝宝与成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这个时期判断宝宝是冷还是热,需要妈妈爸爸们细心的观察。
观察体态:宝宝躯体屈曲不舒展,头颈缩在小襁褓或衣服里,肢体活动减少,这些都是感到寒冷的表现。听听呼吸:如果身体感到寒冷,鼻腔里的粘膜和血管会扩张,这样鼻腔的空间会相应变得狭窄,呼吸受到影响,你会感到宝宝有些鼻塞,但不会流鼻涕。这时候,妈妈就需要给宝宝添加衣服了。看看面颊:穿着合适的小宝宝面颊是红润的,如果宝宝穿得过少,体温降低,双颊的皮肤会因为血管收缩,变得苍白或发青。摸摸鼻子:宝宝在外面时。摸摸鼻子的温度是个判断穿衣多寡的简便方法。如果鼻子是温暖的,宝宝基本不会觉得冷,感觉鼻子有些凉,就需要多穿衣服。摸后脖子:摸的时候注意大人手的温度不要过冷或过热。如果宝宝的温度与你手的温度相近,说明温度适宜。如果感到湿或有汗,说明可能有些过热,发现颈部发冷,说明给宝宝保温不够,根据结果给孩子适当的增减衣物。
出汗了吗:小宝宝天性活泼,清醒时不会安静的呆着,总在活动。不论穿衣薄厚,运动量大自然会有汗,但如果稍微一活动就出汗,说明穿衣过多,需要适当减少。
妈妈感觉:通常宝宝穿着只要比成人多一件就可以了,3岁以后的宝贝可以和成人一样多。妈妈可以试着与小宝宝穿一样厚薄的衣服。如果静坐时不感到冷,宝贝就不会冷。
最后把一个中医育儿歌奉献给大家,作为总结: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一点肉;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少喝饮料多喝水,煎炸熏烤伤脾胃;缺锌缺铁儿常见,调理脾胃是优先;有病没病吃小药,正当病时失疗效。春捂秋冻,穿衣五法:背暖肚暖足要暖,头和心胸却须凉~~
??文|摘自网络??
??编|小道??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发表评论,讨论中医!
中医爱好者交流▏戳菜单栏“上医社区”
新伙伴订阅账号▏戳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
老朋友分享文章▏戳右上角分享到朋友
查找精彩文章▏回复相应关键字
上医网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涓撲笟鍖婚櫌鍎跨鐧界櫆椋庣殑娌荤枟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jc/98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