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赵洪洋主任团队神外资讯
由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华中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赵洪洋教授团队撰写的:神经外科面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和流程,于4月11日《Neurosurgery》在线发表,欢迎阅读,分享!
神经外科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急流程管理及防控策略
摘要
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迅速蔓延。本文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和预防控制原则,并结合本中心的经验总结了神经外科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控制策略,以期帮助医务人员做好防疫准备。
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并迅速扩散至湖北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为此,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针对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神经外科年12月25日至年2月6日收治的患者中,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8例,确诊3例。确诊患者中,仅1例去过华南海鲜市场。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中,疫情早期相继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4例,其中护士13例,医生1例,其中3例与最早确诊的1例收治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经过积极治疗后,目前14名医护人员均痊愈出院。此次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本中心探索并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应急管理路径,同时对医护人员的防护策略进行了改进,后续本中心无一名医务人员出现新发感染。现就其内容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和防控原则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
对于此次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病原体,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年新型冠状病毒(novelcoronavirus,SARS-Cov-2),其与众所周知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SARS-CoV)以及中东呼吸窘迫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east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MERS-CoV)同属冠状病毒。虽然三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SARS-Cov-2感染与SARS-CoV或MERS-CoV引起的感染在起病症状、传染性、传播途径、病理生理学以及疾病进展方面明显不同。目前看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并无特异性症状,多表现为乏力、咳嗽、发热等,甚至可无任何症状,而这部分患者往往已有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这一特点给临床上早期判断发病人群,从而采取隔离措施带来了巨大困难。同时,以往针对SARS-CoV的筛选和防护手段已远不能满足此次疫情控制的需要,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全新的认识,并采取特殊的处理流程。
(二)总体防控和流程管理原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切传播途径至今仍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除呼吸道飞沫外,患者的粪便、血液中也检出了新型冠状病毒,但其致病力情况尚不明确。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人员密切接触传播。值得注意的是,飞沫传播仅限于以传染源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其传染性有限,但气溶胶传播的范围可能更广。目前发现的被传染人员主要为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故而认为直接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患者与其家庭成员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传染概率可能较高[1]。因此,如何减少避免与患者的直接接触以及做好个人防护成为医护人员防护的最重要措施。
二、疫情期间对门诊、住院部患者的分流、分层次管理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减少非急需、非必要的医疗活动,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分层、分类引导和管理至关重要,也是防止发生就诊秩序混乱的关键步骤[2]。为此,对于疫情期间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管理,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减少神经外科包括慢性病在内的非急症门诊诊疗活动。患者的用药咨询可通过在线问诊平台进行;适当减少非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对于病情较稳定的患者,在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的前提下可考虑收入院。
2.对于急需入院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必须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方可收入院。部分急诊患者因合并肺部挫裂伤,可能会掩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须警惕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同时,由于核酸检出率仅为30%~50%,因而主要仍需依靠后期复查的肺部CT结果进行诊断。如后期肺部CT未见磨玻璃样改变,结合核酸检测阴性的结果,则可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必须入院治疗的确诊或高度怀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医院的上级部门报告,由多学科专家会诊讨论后决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对于急诊就诊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应先在急诊科行清创缝合,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级防护措施。
3.对于住院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按其危险度分为三级进行病房分类管理。医院的规定,不走动、不串门、不聚集,且通过佩戴口罩等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原则上病房内不安排陪护人员,并禁止不必要的探视,医院食堂统一用餐车配送。
4.一旦患者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立即予以隔离,医院相关部门,对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患者的人群,包括接诊医护人员,均予以隔离观察和排查。
5.对于暂时不需行脑部手术、已确诊感染的患者,应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处医院接受治疗;如急需行脑部手术,则对手术室和单间隔离病房应严格按照三级防护要求进行消毒。
6.确诊或疑似患者死亡后应迅速处理遗体。处理方法为:首先填塞口腔、鼻、耳、直肠等所有开放通道(可用mg/L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然后用双层布单包裹遗体后装入专用尸袋中,迅速以专用车辆送至指定地点火化[3]。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预警及其他患者的防护策略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早期发现和预警
防控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早发现和预警是最关键的步骤,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漏诊往往即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确诊和疑似病例,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处理,避免疫情发生点状甚至面状扩展。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目前仅能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核酸检测结果等多方面进行可疑病例的早期筛查和预警。同时,疫区医护人员应遵循临床诊断大于核酸检测诊断的原则,不必过度拘泥于核酸检测结果,宁可错报,不可漏报。
(二)其他患者的防护策略
1.重视老年患者和具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的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病毒对老年人、具有基础疾病人群的致病性以及感染后的致死率大大增加。对疑似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分区管理必须严格执行,每个病区配备不同的医护人员,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危重,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其多数并发肺部感染,机体免疫力较差,易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此要加强对这类患者的防护措施。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予专人专护,加强患者的气道管理,如提高吸痰的频率,防止患者自行频繁咳出导致痰液飞溅而增加传染机会;此外,可加强肠道内营养,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必要时每隔2d复查1次肺部CT和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
2.警惕除呼吸系统之外的其他器官系统异常。近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一个新的特点,即患者最终的结局并非源于肺炎造成的呼吸衰竭,而是发生心血管系统衰竭导致死亡。天津市出现的第一个死亡病例即为如此,此外亦有患者出现肝脏功能受损的报道。这一现象说明,除了呼吸系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亦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损害。神经外科患者,尤其是脑血管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血管疾病,因此在疫情期间,应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z/99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