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儿童常见症状之一,需要合理对待及处理。《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年)中指出,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用于儿童的退热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两者特点可见以下图表。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可以任意选用这两种退热药物。我们来看看两者的使用注意事项。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均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发挥退热作用,两药联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故不推荐两药联合或交替用于退热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健全且不成熟,对非甾体抗炎药的转化代谢与排泄相对较慢,易出现药物蓄积致肝肾损伤,甚至不可逆的组织结构变性坏死。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月龄以内婴儿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物。《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中指出,儿童因其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特别是2岁以下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
●肾功能异常者
布洛芬可加重肾损伤,严重者有致肾小管、肾乳头坏死的风险。肾功能损伤中度及以上异常或肾功能不全患儿禁用布洛芬,必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肝功能异常者
肝功能异常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加速肝细胞中的谷胱甘肽的消耗,影响肝细胞线粒体的功能,甚至致肝细胞急性坏死。以上情况的患者,除病因治疗外,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必要时可选用布洛芬退热。
●出血性疾病者
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血小板功能,避免用于血小板计数<5×10?/L的血小板减少症者。布洛芬不推荐用于伴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儿,因易发生胃肠黏膜应激综合征,加重溃疡,引起胃出血、紫癜等。
●支气管哮喘者
专家共识中指出,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哮喘,为剂量依赖性,但有哮喘病史者单次使用并不会诱发哮喘急性发作,频繁使用可增加哮喘发作风险。布洛芬可引起哮喘,有研究显示近1年中有严重哮喘发作的1~5岁儿童,使用布洛芬后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高于对乙酰氨基酚。故哮喘患儿应在对其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使用退热药物。
●药物过敏者
《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年)中指出,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包括阿司匹林过敏性哮喘及阿司匹林药物过敏),禁用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的药物,若需退热镇痛可考虑对乙酰氨基酚代替。
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是儿童常用的退热药物,通常情况下使用安全有效。但遇到以上有特殊疾病的患者还需要谨慎选择,必要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8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