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
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告知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是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随着疫情的蔓延,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根据当前新冠肺炎防控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北京市为适龄人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灭活疫苗。
接种本品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18-59岁人群。
共接种2剂,两剂间隔14-28天。
推荐肌肉注射,注射前须摇匀,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接种疫苗后发生局部不良反应以接种部位疼痛为主,还包括局部瘙痒、肿胀、硬结和红晕等,全身不良反应以疲劳乏力为主,还包括发热、肌肉痛、头痛、咳嗽、腹泻、恶心、厌食和过敏等。
以下人群不在本次接种范围。
1.年龄18岁或≧60岁。
2.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
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腹痛)。
3.未控制的癫痫、脑病、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有脱髓鞘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病史者。
4.严重慢性疾病*。
5.过敏体质*。
6.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
7.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
8.免疫功能受损(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
*号表示本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以下人群暂缓接种:
1.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2.发热、各种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如感染性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
发热、各种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如感染性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在完全康复后方可接种。
(请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
1、等候区:排队等候接种,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
2、登记区:填写知情同意书、出示本人身份证进行疫苗登记。
3、接种区:进行疫苗接种。
4、留观区:接种后留观区进行留观,若有异常反应发生立即告知医务人员,现场留观30分钟后方可离开。
1、接种时向医生主动提供自己健康状况,近期服用的药物信息,并如实填写知情同意书,如果接种部位有伤口,尽量避开伤口选择另一侧接种。
2、接种完毕,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无不适症状后才可以离开接种点。
3、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造成局部接种部位感染。
4、接种后3天不要吃辛辣刺激、鱼虾等海鲜、腥发类的食品。
5、接种后个别人数小时后会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硬结等,属正常接种反应,多为一过性,一般通过休息,多喝水即可缓解;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医院治疗;如怀疑与预防接种相关,待病情稳定后报告接种单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8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