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大女婴发热,裹被捂汗引悲剧
5月20日,小青(化名)被送到省妇幼保健院,已是夜晚10时许,距她被发现窒息已6小时。当时她的小脸惨白,呼吸微弱,不停地抽搐。
家人很慌张,他们说,当天小青手脚发凉,有点流鼻涕,偶尔还咳一两声,1测体温,37.8℃!他们想起捂汗可以减缓感冒,就抱来一床棉被,给小青盖上。不久,小青睡着了,家人都去忙自己的事了。直到下午4时许,他们再次回房,发现小青大汗淋漓,嘴唇发紫,已昏迷不醒。
“不知窒息多久了”,家人赶忙给小青做人工呼吸,10多分钟后,小青没苏醒,医院。这时候,小青的心跳、呼吸骤停,医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但小青仍昏睡。
当晚,家人又把小青送到省妇幼保健院。但抢救多日,小青仍深度昏迷,全身轻度水肿,被查出肝功能伤害、心肌伤害、感染性休克、吸入性肺炎、脑水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癫痫、肺出血、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等一系列问题,仅靠呼吸机保持生命。17天后,家人不得已放弃了医治。
让十月菌最痛心的是,这并不是个例!
每一年都会产生多起!
或许你会和十月菌一样的惊讶、愤怒,都甚么年代了,还用捂汗退烧这招!可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每一条都是不可挽回的悲剧,像一根刺一样,硬生生的扎在当事人心里,或许就是一生……
这种方法
千
万
不
要
再
用
了
万恶而低级的“捂热综合征”
“发热”是每一个小朋友成长路上都会不定时造访的不速之客。每逢烧时,有的尊长就会和年轻的父母支招,给宝宝捂一捂,出点汗就好了。但这种方法不但没多少效果,还会很低级地引发万恶的捂热综合征(又称闷热综合征、捂被综合征等)。
这是多发于1岁之内的婴儿的,由于过度保暖或捂闷而致使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患儿会出现发热、大汗、脱水、缺氧、抽搐、昏迷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残乃至死亡。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
为何会有“捂汗能退烧”的说法?
由于常常大人发热时,出完汗烧退了就舒服了,所以很多人以为是出汗治好了发热,却不知出汗是机体自发的一种降温方式。而婴儿的体温调理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加上汗腺不发达,所以加衣服、盖被子,常常是越捂越热。加上小宝宝的活动能力弱,没法挣脱捂热的环境,表达能力也受限,很难引发家长的注意。所以当家长发现宝宝异常时,情况已很严重了,后果不堪设想。
?
宝宝发热平常护理正常人体温一般腋窝温度为36℃~37.4℃。
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
一般宝宝发热在38.5℃以下选用物理降温;
38.5℃以上应采取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推荐的物理降温法1、多喝水排尿
发热的宝宝要多喝水,增加尿量,可增进体内循环。同时还要注意多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妈妈可以适当让宝宝喝些葡萄糖水或淡盐水。
2、温水擦浴和盆浴
在提高环境温度条件下,用温水给宝宝擦浴,可使皮肤血管扩大,利于体内热量散出。具体做法: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好)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可以,洗个温水澡会让他更加舒服。
3、使用退热贴
可将多贴退热贴贴于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使宝宝退烧更快,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不适合的物理降温法1、酒精擦浴
虽然酒精能扩大血管,蒸发时带走大量热量,有助于帮助降温。但是小孩子的皮肤柔嫩,一旦家长没有掌控好酒精的浓度,很容易对宝宝造成损伤,并且皮肤可能会吸收酒精,进入宝宝体内也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建议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采取酒精擦浴的办法。
2、冰袋冷敷
成年人有自我意识,可以自己掌握冰袋冷敷的温度,因此用冰袋冷敷是可以的。而小孩子不同,他们尚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家长没法明确判断宝宝的异常是由于发热,还是由于冰袋过冷引发的血管收缩,影响宝宝散热而致使的不适。所以自制冰袋给宝宝用更需慎重,只有在宝宝高热的时候,才需要在他的头两侧摆放冰袋,以下降头周围的温度来帮助散热。
药物降温法现在给婴幼儿高热常推荐的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经常使用的剂型为口服糖浆式液体。有些孩子发热时,不接受口服糖浆式液体。可以斟酌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栓剂起效时间与口服剂型一样,可维持小时。
为了增加退热药的效果,一定鼓励宝宝多喝水,这样才可以增加皮肤散热、增加排尿等,以达控制体温的效果。由于一般感染而至高热可达3-5天,其间会反复服用退热药物。为了减少退热药物的副作用,可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类退热药物交替使用。
PS:在孩子发热期间,仔细为他丈量体温,密切监测体温的程度和变化。同时仔细视察孩子的脸色是不是苍白,呼吸是不是增快,有没有恶心、呕吐、腹泻,有没有神志的改变,和有没有惊厥的产生。若出现上述情况,请立即就诊。
内容转载自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