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又发烧了”成为办公室里常常谈论的话题。气温变化反复,许多致病菌活跃起来,导致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成为高发疾病,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力相对较差,是典型的易感人群。重症小儿感染性疾病一旦发生,将对儿童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如果是通过人与人传播的传染性感染,更可能导致学校停课、医院儿科人满为患等社会问题。对于秋冬高发小儿感染性疾病,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甲型流感
哪些流感病毒最常见?
历年来甲流引起多次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爆发,让人闻风丧胆。
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这种细小的病毒对人具有很高的感染能力,同时具有很强的变异性。
主要的季节性流感病毒有三种: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引发流感的主要元凶。
甲流典型症状有哪些?
流感传染快、起病急,症状跟普通感冒非常相似,其典型症状包括:
高烧,常达39℃以上;
伴有寒战、肌肉酸痛、头痛、咽痛、乏力;
并发症: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心包炎等并发症;
如何预防和治疗流感?
预防甲流及甲流严重并发症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5岁以下婴幼儿、孕妇、老人及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是容易出现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在流感爆发的季节,家长应该尽量避免携婴幼儿出入人流过于集中的场所,如游乐场、超市和车站等。经常洗手,保持室内通风,一旦发现小儿有感冒及其他类似流感的身体不适现象,医院检查。如查出有感染的情况,配合医生积极地治疗对于病情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危害性有多大?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多数死亡原是感染引起的脑干器质性破坏后器官衰竭,有部分抢救成功的患儿出现了神经系统损伤等后遗症。
手足口病典型症状有哪些?
1期:发热、皮疹、咽峡炎、纳差、上感样症状;
2期: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抖动、疲倦、颈强直;
3期:呼吸和心率加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冷;
4期:呼吸和心率加速、唇发绀、肺出血、休克、频繁抽蓄、意识障碍、死亡;
5期:恢复期,伴随着症状渐渐消失。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发病时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是中国领先研发的创新型疫苗,该疫苗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是目前唯一可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在《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中建议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禽流感
什么是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称为人禽流感,是由禽甲流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但实行甲类管理,即一旦发生疫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禽流感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已证实的人禽流感病毒亚型包括H5N1、H9N2、H7N7、N7N2、N7N3等。
5N1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感染类型,感染H5N1者预后效果差,对患儿影响较大。初期表现类似于普通感冒,临床主要症状有持续发热,热程1-7天,可伴有鼻塞、咽痛、咳嗽、头痛和浑身酸痛等,部分患儿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迅速发展成为肺炎、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休克等。
H7N9病毒是一个新型重配病毒,也是近年流行性较大的一种病毒。感染后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甚至出现ARDS、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衰竭等。
禽流感传染具有哪些特点?
传染源:携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本身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大量研究表明,活禽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关键风险因素,活禽市场可能是传染源所在。
感染途径:接触受感染禽类或者流行季节踏足活禽市场,跟感染者有长时间直接接触也有可能传染。
高危人群:主要是65岁以上老年人,其次为抵抗力差的幼儿。
禽流感的如何治疗?
对症治疗时,可使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发病24小时内,对患者使用奥斯他韦、帕拉米韦、金刚烷胺等进行抗病毒治疗。除此之外,中西医结合有利于控制病情,通过中医制剂如银翘散合白虎汤、宣白承气汤合参萸汤等,能够对病情起到缓解、治疗的功效。
(以上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切勿自行用药)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有什么表现?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病原是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的志贺菌属,分志贺菌、福氏菌、鲍氏菌、宋内氏菌等四群。我国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其内毒素从肠道壁吸收入血,引起发热、毒血症及急性微循环障碍。往往有起病急、突然高热40℃、反复惊厥甚至发生脑疝、呼吸衰竭、休克、昏迷等特征。此病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病死率高。
其临床表现分为四型:
休克型早期可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加快,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小,可伴随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
脑型反复惊厥、昏迷和呼吸衰竭。早期嗜睡、呕吐、头痛和血压偏高、心率缓慢。随着病情发展可呈现呼吸节律不起、暂停,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节律不齐深圳呼吸停止。
肺型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常在中毒性痢疾脑型或休克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混合型上述两型或三型同时或先后出现,是最为凶险的一型,病死率很高,严重患儿还往往伴有DIC、肾衰竭等症状。
如何预防与治疗?
控制传染源:避免和感染者、带菌者接触,避免接触他们的排泄物和被污染的物品;瓜果蔬菜清洗干净、削皮;不吃腐败或霉变食物。
切断传播途径:病从口入。勤剪指甲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属于病情凶险类的疾病,需要行及时有效的抢救,所有一旦发现宝宝由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
总结
最近流感病例真的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
戴好口罩、勤洗手、勤开窗通风才是预防流感的正确姿势,板蓝根维生素啥的都是玄学。
流感高危人群最好要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真的不是普通感冒,但是也不用惊慌,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药物治疗。
必要时及时就医!愿每个家庭平安!
《上术健康》联合千名医学科普达人,每天更新百篇以上医学科普文章,您只需完善您的信息,所有文章会自动带有您的头像、姓名、医院、职称等门诊信息,成为您自己的科普文章。您可以一键转发,您转发后,您的患者看到此文后如果再次转发,转发的文章依然带有您的门诊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f/98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