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阿司匹林起初是一种解热镇痛抗炎药用来治疗各种疼痛、发热,后来发现他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所以近几十年阿司匹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到了一定的年龄,感觉自己血液比较稠,是不是要吃一点阿司匹林的预防血栓?其实这样是对阿司匹林非常片面和错误的认识。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哪些人应该吃阿司匹林?哪些人可以吃阿司匹林?哪些人不能吃阿司匹林?
1、有病治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这些人应该吃
(1)哪些情况属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呢?对于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比如经过造影检查,发现冠脉狭窄超过50%,或者是已经存在心肌梗死,冠脉放过支架,做过冠脉搭桥手术。发生过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或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或者是周围血管动粥样硬化脉狭窄、闭塞。
(2)为什么这些人应该吃?前面提到过的这几种情况都属于是动脉斑块比较大,对血管的阻塞比较严重的情况,动脉斑块增大容易引起动脉斑块的破裂,当然动脉斑块破裂之后会引起血小板的聚集,血栓的形成,血栓形成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把血管几乎完全堵塞,这样子就会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周围动脉缺血等严重后果。所以,这一类人群只要没有禁忌症,应该长期的使用阿司匹林来抗血小板治疗。
2、没病防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这些人可以吃
大家都知道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所以就想着能不能尽早的预防呢?大众所说的这种预防,在专业术语里面叫做一级预防。我想,这也是题主提出这样问题的原因所在。
(1)划重点!明确的回答!阿司匹林并不能随意的乱吃,我们不能只看到阿司匹林的作用,我们还更应该清楚的认识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副作用就是引起出血。所以,对于没有明确诊断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想要吃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就应该进行科学的严密的评估,评估什么呢?就是要评估缺血的风险和出血的风险,这样才能够判断是阿司匹林能够获益。总是要利大于弊,我们才用这个药,没有人是为了增加风险,这道理很简单。
(2)这些人可以吃:对于40~70岁的人,经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评估,风险高于10%,也就是高危的患者,本人有意愿的,可以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3)这种评估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评估。以下7种情况是会增加风险的,如果有3项以上就很有可能需要吃阿司匹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总胆固醇6.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1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肥胖(体重指数>28kg/m)冠脉钙化积分>,或者存在冠脉狭窄50%
3、随意吃药,增加风险,这些人不能吃
(1)年龄40岁,或者年龄70岁的人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作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因为尚不明确这种做法是否带来获益,或者说风险可能大于获益。
(2)高出血风险的人群:严重肝功能异常、严重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未根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
(3)对阿司匹林过敏曾经因为服用阿司匹林诱发过哮喘
总结,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来说,阿司匹林是一个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药物。但是一定要记住,阿司匹林是药物,不是保健品,绝对不能随便吃。对于明确诊断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或者是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是有好处的,而对于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的人,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出血风险。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9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