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本身抵抗力就弱,温度起伏,流感高发季,宝宝很容易感冒、发烧、咳嗽。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宝宝生病,医院怕人多感染,医院又怕病情加重。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宝宝常见情况,居家怎么护理,什么时候需要就医等,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孩子发烧,别盲目退烧
发烧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本身,当细菌和病毒入侵时,正常宝宝的机体会用发烧来抵抗外来病原体的感染,也就是说发烧是对机体的保护,说明了你的宝宝有坚强的自身免疫防御系统。因此宝宝发烧了,先别盲目退烧(一般建议宝宝腋下体温超过38.5度时才使用退热药)。
家长可以先测下宝宝体温,若体温没超过38.5℃,可以进行物理降温。
具体做法
1.减少衣被,给孩子穿轻薄吸汗的衣服,让宝宝多休息;
2.及时补水、如白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以及进食;
3.勤擦汗,换上干爽衣物;
4.若宝宝不排斥可以给宝宝洗个温水澡。
若宝宝体温超过38.5℃,就要开始考虑使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口服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实惠退烧药。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6个月的宝宝发烧;6个月以上患有“水痘”、患有肾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或者在发热过程中出现脱水的情况可选择。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无特殊情况的宝宝发烧或宝宝患有“蚕豆病”。
医院?
1.3个月以内的宝宝;
2.体温超过39度,通过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后2个小时后仍不退热或发热40℃以上持续24小时;
3.宝宝出现脱水症状,少尿或者无尿的宝宝;
4.低热持续4天以上的宝宝;
5.发烧出现抽搐惊厥;
6.发烧引起行为发生改变:精神差,活动少,无食欲,甚至嗜睡;呼吸急促或呼吸时有喉喘鸣声,口唇发紫,有呕吐或者吞咽困难的宝宝等;
7.热退24小时后又复升高的宝宝;
8.宝宝接种疫苗后,若体温超过39℃,且发热时间超过24小时,需找医生判断是否是因疫苗反应引起的。
孩子咳嗽,别滥用止咳药
宝宝咳嗽和发烧一样,本身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比如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哮喘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宝宝咳嗽。而且咳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外感咳嗽;另一类为内伤咳嗽。家长要先分清宝宝咳嗽类型,再对症治疗。
外感咳嗽
①风寒咳嗽
症状:舌苔白、痰稀白黏、咳嗽声重气急,常伴有鼻塞流涕,有的同时伴有发热畏寒、头疼等。
治疗方法:小儿可适用宝咳宁颗粒、百咳宁颗粒、小儿解表止咳口服液等。
食疗方法:可以给宝宝喝蒸大蒜水或葱白粥。
②风热咳嗽
症状:舌苔黄或红、痰黄稠、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常伴有鼻流黄涕、发热头痛、口渴喉燥咽痛等。
治疗方法:小儿可适用川贝枇杷糖浆、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等。
食疗方法:可以给宝宝喝荸荠水或鱼腥草煮猪肺。
③风燥咳嗽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反复咳嗽、咳黄痰,舌质红,鼻燥咽干、身热口渴,起初或伴有鼻塞、头痛等。
治疗方法:小儿可适用蜜炼川贝枇杷膏。
食疗方法:可以给宝宝喝冰糖雪梨或百合粳米粥。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食疗方法:小儿宜多吃调理脾胃、补肾益气的食物。可以给宝宝食用山药粥、萝卜水等。
①积食咳嗽
症状:咳嗽不剧烈且痰不黄,食欲不振,大便稀烂且酸臭或便秘,常伴有夜不能寐、困倦乏力等。
治疗方法:小儿可适用保和丸。
②痰热咳嗽
症状:痰多粘黄或痰中带血,宝宝面红耳赤、唇红,舌红苔黄伴有口臭,宝宝小便短赤,大便干燥等。
治疗方法:小儿可适用肺力咳合剂、清咳平喘颗粒。
③痰湿咳嗽
症状:咳嗽痰多、白而稀,咳声重浊、困倦无力,常伴有脾失健运,食用生冷的东西会加重等。
治疗方法:小儿可适用橘半止咳颗粒。
除了分清咳嗽类型,对症治疗外。家长要勤开窗通风换气,让宝宝多喝水,做到少量多饮。睡觉时可适当垫高宝宝上半身,能食疗绝不药补,要以祛痰为主,家长可以通过拍背等方式来缓解。
医院?
1.精神不好,伴有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缺氧表现;
2.咳黄、绿色痰,同时发烧;
3.咳嗽时间超过2周或症状不断加重。
孩子拉肚子,补水是关键
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也有很多,对此不要过度依赖静脉注射或口服抗生素。大多是胃肠炎引起的,很多情况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根本无效。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拉肚子的次数和大便的形状、颜色等变化。
若宝宝腹泻还不算严重的话,要及时补充液体(母乳喂养的宝宝要继续喂养母乳),可以从药店买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冲水给孩子喝,应频繁饮用,防止孩子脱水。饮食上要多食用温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低脂流质少渣、软烂饮食为主,可以少吃多餐。此外要加强宝宝臀部护理,宝宝每次腹泻后要用温水清洗宝宝的屁股。
医院?
1.大便带血并伴有高热;
2.出现次数极多的水样便和严重呕吐;
3.拉肚子超过2周;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hl/99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