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6333.html
夏天,因为气候条件的原因,痱子、湿疹、中暑、感冒、发烧、腹泻等问题接踵而来,让孩子备受折磨,家长也苦不堪言。为了给孩子健康把脉,给家长以指导医院儿科主任刘广宇为大家送上一堂健康保健课。
专家介绍:刘广宇,主任医师,医院儿科主任,中药协会仲景分会副组委。擅用中药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发热性疾病,各种咳嗽、哮喘、鼻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儿童秽语抽动症、儿童脾胃失调、遗尿、癫痫、血小板减少等。周一、周四、周五上午,周二下午出诊。
孩子感冒分三种
判断属性看时间
微友
蕙质兰心:中医表示感冒分为风寒、风热和暑热,但是家长难以判断,请问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感冒的属性以正确护理?
刘广宇:风寒感冒一般是在突然变天,但是孩子穿得少了、着凉的情况下患的疾病,症状表现为怕冷、恶寒、喜欢喝热饮、鼻塞流清涕、头痛、浑身痛等。风热感冒一般是天气炎热后容易患的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重、身体烦热明显、口渴喜饮、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流黄涕。暑热感冒也称暑湿感冒,是在特定的时间内患病,一般为三伏天的时候,因为是热夹杂着湿的症状,所以会有上吐下泻、头沉、身上没劲等症状。因为所有感冒都会出现身上没劲、头沉的症状,所以感冒的属性不易判断,但是多数感冒可以在患病时间上给予判断。
喝水过多也容易积食
微友
花来花落:孩子嘴巴有味,老是肚子疼,肚子摸上去硬硬的,舌苔发白,中间的部位很厚,舌头上有红点,请问是积食了吗?有人说喝水过多也会积食,请问是这样吗?
刘广宇:饮水是最简单的身体养护方式之一。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喉咙痛,家长都会让孩子通过多喝水来加速新陈代谢。喝水虽好,但饮之要有度。错误的饮水方式不仅会导致孩子积水(也是积食的一种),还容易伤害脾胃健康。大家都知道水喝多了肚子会胀胀的,这是因为孩子的肠胃内水分大量堆积,从而造成积食。所以平日里如果给孩子喂水不要过度,要给孩子的肠胃留有蠕动和消化的余地。
“胃强脾弱”的脾胃不和
微友
马小马:生活中我们总是听到人们说孩子的很多疾病都是因为“脾胃不和”造成的,脾胃不和到底是什么意思,该怎么避免呢?
刘广宇:脾胃不和在中医里的说法是胃强脾弱,具体就是脾与胃工作的不和谐,主要表现是“胃强”,孩子特别能吃。因为脾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体消化,但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很弱,就会造成吃进去的食物消化不了、吸收不好,这就是胃强脾弱,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脾胃不和。过度的饮食易伤脾胃,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控制饮水的量和食物的量,吃饭不要太快。除了吃得太多,有的孩子还会不思饮食,这就是脾胃弱,这种情况需要医生干预,在中医的角度上调理气血是完全可以改善的。
儿童遗尿症别忽视
微友
雨轩:孩子12岁了,偶尔还有尿床的现象,这种情况是遗尿症吗?
刘广宇:遗尿症又称为夜间尿失禁或尿床,是指5岁以上儿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常在晚上睡眠时反复出现不自主的排尿现象。国际疾病分类把遗尿症定义为5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发生两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7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且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精神和神经异常。儿童遗尿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若干神经递质和受体)、生理节律(睡眠和排尿)、膀胱功能紊乱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如果孩子患上了遗尿症就要及时治疗,因为遗尿症影响患儿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患儿个子矮小,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遗尿症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严重影响心理健康,长期以往还可能会影响到患儿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遗尿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还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变差、反应迟缓,大脑发育受到影响,导致孩子智商低。
治疗儿童腹泻
药物要分虚实寒热
微友
“yanyan”:今年夏天的天气变化太大,两岁的孩子腹泻挺严重,一天六七次,害怕脱水只能给她多喝水,儿童止泻药也不敢乱买。现在稍微好点了,但大便还是特别稀,日常该注意什么?
刘广宇:小儿腹泻,尤其是两岁孩子腹泻很容易出现脱水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其他问题。因为婴幼儿的体量小,出现这种情况,医院检查。市场上常见的婴幼儿止泻药品,尤其中药是分寒热虚实的,如果孩子是寒泻却用了下火药,热泻却用了补药,反而会腹泻得更厉害。
儿童饮食还是适量的五谷最好
微友
“雨做的云”:请问经常导致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呢?
刘广宇:婴幼儿腹泻多跟饮食有关,饮食积滞和饮食过程中凉热搀杂是比较常见的原因。简单地说,一种是吃得多消化不了,一种是吃饭的过程中一边吃热食一边喝饮料吃凉菜,冷热不均导致胃部蠕动不足引起腹泻。对于肠胃脆弱的婴幼儿来说,常温的凉菜、水果、水和饮料也一样容易引起积食,尤其是直接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水果本身就属于生冷的东西,放进冰箱以后拿出来就成了寒凉之物,最伤脾胃,一定要热了再吃,家长也要减少给婴幼儿吃水果的次数和数量。中医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对身体健康有帮助的其实还是五谷,水果的摄入不宜多。
▊内容来源:《呼和浩特晚报》.6.版
▊图文编辑:花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hl/989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