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近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正式公布
那么应该如何解读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具体内容呢?7月20日上午,记者对齐齐哈尔市卫健委高级别专家、市疾控中心顾问、流行病学主任医师施京利进行了专访。
记者:新冠肺炎第九版防控方案,与之前第八版相比,做了哪些调整?此方案中对防控措施的优化,是否意味着整体放松了疫情防控?
施京利:第九版防控方案决不是放松防控,而是要求更规范、更准确,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措施落实到位。与第八版防控方案比较,第九版防控方案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修订:
一是针对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第九版防控方案提出,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将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至4天;绝大部分都能在7天内检出。这样的调整并不意味防控措施的“宽松”,而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对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不会增加疫情传播风险,是精准防控的体现。
二是围绕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
第九版防控方案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
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低风险区域人员离开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为了防止疫情外溢,增加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于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于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3天内应完成2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措施。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三是为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要求。
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并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新增了药品监测,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督促用药人及时开展检测。通过多渠道的监测机制,进一步提升常态化监测的敏感性,实现病例的早发现。
四是强化公民个人责任,在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中,强调疫情期间需要减少聚集、聚餐和聚会,配合做好风险排查、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公众应该树立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为了有效降低新冠病毒的危害,建议三岁以上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记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具体内容,大体分为几个方面?
施京利:《方案》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案》分为总体要求、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公共措施、疫情监测、疫情处置、实验室检测、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加强重点环节防控、组织保障八个部分以及十四个附件。
记者: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施京利:对防控方案进行修订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疫情形势的变化。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今年以来全国本土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疫情波及地区范围比较广,尤其是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还有京津冀和边境口岸城市等形成了冲击,我国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不断加大,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近一个月来,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阳性感染人数持续下降,有疫情的地区数量也在减少,为优化调整防控方案创造了窗口期。
二是流行病毒株变异的特点。
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短、病毒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传播的隐匿性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是总结实践经验。
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的防控工作实践,特别是上海、吉林等地大规模疫情处置的经验教训,并参照了世卫组织发布的指南,对防控方案进行了修订。
原标题:《有调整!第九版防控方案最新解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9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