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hunan.ifeng.com/a/20180514/6574807_0.shtml
南方网讯(记者/唐巧燕实习生/陈筱田)立冬已过,冷空气开始蔓延。随着冷空气一同到访的,还有多种病原菌。由于冬季冷气流强烈,人们在吸入过多冷空气后,鼻腔黏膜会出现皱裂,降低了呼吸道系统的防御能力,从而给病毒提供了繁殖的可能,导致各类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加之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加强自我防护仍不可松懈。
近日,记者采访了广州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张伟,与我们分享如何辨别不同类别的呼吸道疾病以及如何运用中医药预防与治疗相关疾病。
呼吸道疾病有异同,需及时辨别排查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均属呼吸道的病毒性疾病,张伟表示,三者间有共性也有区别,在预防与治疗之前辨别呼吸道疾病类型至关重要。他强调,中医治疗呼吸道疾病重在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证型、舌苔脉象,采用针对个体疗法,体现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优势。
从病原上看。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辨证有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等。流感主要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疫邪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多由四时不正之气、天时疫疬之气流行而造成。而新冠肺炎与流感一样,均属外感温病的范畴,均为“虚邪贼风”,都是六淫之气和疫疠之气侵犯人体导致。
从传染性来看。普通感冒的传染性比较低,甚至没有传染性。流感和新冠肺炎都具有传染性,新冠肺炎的传染性相对更高,中医讲究“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遇到这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疫疠之邪,一定要及时防范并检查就诊。
从临床表现上看。普通感冒以局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等。流感以全身症状为主,起病急骤,常突然寒战高热、全身乏力、四肢酸软,且可发生变证,入里化热,合并它病。新冠肺炎则表现为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嗅觉、味觉下降等症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易诱发基础病的加重。
行中医防治之道,探中医创新之路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谓“机体免疫能力”就是中医讲的“正气”,当正气不足时,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提升正气是预防这类疾病的有效手段。进入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张伟建议大家进行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预防,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在生活、工作区域可以用艾叶烟熏或做其它空气消毒。
“呼吸道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五脏六腑、生活环境、细菌病毒感染、过敏原反应、情绪、气候等多种原因相关”张伟告诉记者,中医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特色正是结合病因进行辨证论治,针对核心病证,分析关键的病因病机,然后进行组方。
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方面,张伟建议,早期出现发热、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时,可服用连花清瘟胶囊、银翘散或普济消素饮等。出现肺炎表现时,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他还提醒大家,需警惕流感与新冠肺炎叠加流行,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
据张伟介绍,中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优势还体现在“异病同治”方面,即中医不是针对某一种病毒,只要有相同的病机,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这里面连花清瘟就是典型的代表,该药物的组方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作为基础方,汲取明代吴又可治疫病用大黄经验,同时配伍藿香芳香化湿护脾胃,红景天调节免疫固正气,组方体现“卫气同治、表里双解,先证用药、截断病势,整体调节、多靶治疗”的积极干预策略。
近年来,中医药不仅为保障群众健康发挥了特色优势,也在疫情防控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张伟表示,只有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才能让中医药保持和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也提到,要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市民不妨在家中储备一些常用药物,如连花清瘟等中成药,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治疗和密接人员、无症状感染者阳性率降低方面,均得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的真实验证,充分体现了中医药“防中有治、治中寓防”防治结合的临床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9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