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儿童期生病最常见的症状,反复发热也往往的家长最担心的,特别是高热时,总是会担心孩子是不是会烧坏脑子。其实发热只是一种症状,也并不会使得疾病更加的严重。
一、如何判断是否为发热呢?
很多家长就诊的时候会说:“医生,我们孩子发烧了!”但是问到体温的时候可能是37℃,那么究竟超过多少度算发热?
根据测量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标准:
腋温超过37.5℃
耳温超过37.8℃
口温超过37.5℃
肛温超过38.0℃
二、引起急性发热的原因
主要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一)感染性发热:比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其中病毒性感染占绝大多数,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
1.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如幼儿急疹、普通感冒、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2.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轮状病毒肠炎、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等。
3.常见的细菌性感染所致疾病: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肺炎、细菌性肠炎、尿路感染、中耳炎、皮肤感染等。
(二)非感染性发热常见有:川崎病,药物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和慢性炎性疾病。
三、发热的利与弊
1.发热的利:可以抑制细菌及病毒的生长及复制,并增强我们的免疫功能;
2.发热的弊:可以增加机体的氧消耗,加重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四、发热的应对措施
治疗发热的目的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果患儿腋温大于38.5度,并且有精神不佳,头痛等不适时可以口服退热药,退热以宝宝感到舒适为准。
对于退热药的选择: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前者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后者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发热一天内反反复复,建议尽量选用同一种退热药,不建议同时或交替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治疗儿童发热。并且用药需按照儿童的体重计算药量,24小时内服用不超过4次退热药。
五、注意事项
1.服用退热药时要避免应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复方感冒制剂,容易引起药物过量;
2.如果患儿已经睡着,不需要唤醒服用退热药,睡眠可以使病情更快恢复;
3.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辅助退热;但是需要避免应用酒精,因为酒精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导致酒精中毒,并且可以与服用的很多药物发生反应。
4.家庭护理可以通过降低室温,给孩子穿轻薄的衣物以及给孩子补充充足的水分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六、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1.3个月以下宝宝发热;
2.除了发热还有精神方面的改变,如昏睡、反应迟钝、神志改变、不吃东西、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
3.发热并伴有脱水的症状,如口唇干燥、囟门凹陷、尿量明显减少;
4.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
5.发热伴有惊厥;
6.孩子的情况让你感到担心时。
参考文献:1.《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2.Feverininfantsandchildren:Pathophysiologyandmanagement.UPTODATE,
审阅修稿:黄磊
牛
年
大
吉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8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