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肝博士杂志》
作者简介:
张文宏,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长期在上海医院从事感染病与肝病专业的临床研究。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微生物与免疫系系和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做访问学者。
目前为医院感染科主任,肝病中心主任。带领的科室被评为上海市重中之重感染病临床医学中心、教育部重点专科,(复旦版)感染病学临床学科连续8年领先。牵头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担任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药审委员会专家,卫生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南撰写委员会专家。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协会精准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结核与肝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神经系统感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首届感染病医师协会会长。担任《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共同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副总编,EmergingMicrobesandInfections副主编。主要研究疑难感染性疾病与肝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疑难肝病的病因诊断、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长期治疗与临床治愈,以及发热待查、耐药细菌与结核感染等其他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余篇。主编及参编各类感染病学专著近10部,曾多次获得中华医学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科技成果奖项。年获中华医学会“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年获得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以及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眼下,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国内多地发现输入性病例、局地发生小规模疫情。如何应对输入性病例带来的扩散风险,今年冬天中国会不会发生第二波疫情?中国不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国家,我们向全世界开放得特别广。中国目前是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货物,会面临极大的风险。通过海关可以筛查出感染病毒的入境者,但是物流的管控非常难,特别是冷链相关的疫情输入,在冬天更是令人猝不及防。而是跟着货物物流进来。随着物流越来越多,这种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中国现在对外的口岸,无论是陆地口岸还是空港,都会面临这种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冬季的到来,针对不断加大的输入性散发疫情的发生,防疫专家们都会做充分的预案。预案的方法是,要永远“跑”在病毒的前面。上海在今年上半年做的一件重要的预案就是扩大上海市的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门诊的布局,我们的发热门诊和哨点门诊多达多个。一个城市有这样网格化的发热门诊,建立一个敏感的发热门诊体系,总是让你能够及时找到刚刚发病的病人,此时是阻止疾病进一步传播的最佳时机。
很多人会问,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办?当发现第一个发热病人的时候,就意味着可能有多个无症状感染者,这需要我们去做第二步,就是扩大检测,以发热人员为中心,进行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为了能够“跑”到病毒的前面,必须再进一步扩大检测,对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同时,以第一个发现的病例为核心,扩大检测区域。只要做到以上两点,我们就能“跑”到病毒的前面去。
只要我们始终做好严密的追踪。将来随着世界大门重新打开,散发病例会逐渐成为大家不得不接受的一个态势。但如何在散发性病例进入社会、对大家造成风险的时候,对健康人群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
在上海我们提出了“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的策略,也就是说,我们允许在小范围内个别的病例出现,但是我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这个病例控制住。按照中国目前各个区域的防控能力,我们看到,在已经发生过(散发)疫情的几个地方,基本上在4周内都可以清零。同时,精准防控是目前防控的重要策略。的一个典型案例,最早出现在北京的新发地。北京在处理这件事情时,采取的就是精准防控的策略。因为当时,北京的防控区域是分区的。大家是在根据新发地暴发疫情的周边病人出入的地点,给予它标记是中等风险,还是高风险。如果这个地方的防控能力非常强,事实上可以做到精准防控;你对自己的防控能力把握到什么程度,你的精准防控就可以做到什么样的水平。所以在上海我们进一步强化了精准防控的理念。关键是对病例相关的密切接触者以及要对密切接触者的接触者进行精准追踪,对他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检测及隔离。我们应该对隔离区域里面进行全员检测。但大家不由得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万一有个别的病例出来,你没有检测到怎么办?我们采取第二轮的“定点清除”,对密切接触者和他活动的区域进行清除,事实上也是能够把握住的。
在一个新发传染病出来之后,疫苗的开发,都属于应急状态下的开发,速度都会加快。在年,H1N1暴发的时候是上半年,到10月份左右,流感的新疫苗也已经出来了。所以这一次疫情走到今天,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加紧疫苗研发,也是为疫情(防控)做非常重要的技术储备。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全球基本上会开始接种。这说明我们人类的科技力量不断在发展,它只会以想象不到的速度变得更快,更加精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对这次新冠疫情最终得到控制有很强的信心。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昼夜温差增大,气温不断降低,大家更多地待在室内,门窗关闭较严,空气流通不畅,这些都为病毒或细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做好秋冬季的个人防护?第一,记得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保持社交距离。第二,免疫力仍然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平时注意保暖,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保证睡眠。第三,每年10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学生、教师、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避免得流感。
联合国大会通过新冠疫情决议,去“开展国际合作,践行多边主义,团结互助,是全世界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等全球危机的唯一途径”。全球合作是控制疫情的基本条件,否则世界将会长时间因疫情而关闭,因关闭而误解,因误解而产生隔绝,因隔绝而发生各种灾难。团结是抗疫成功的首要条件。疫苗的成功逐渐成为现实。无论是中国的疫苗还是国外的疫苗,都显示了很好的前景。同时,世界各国疫情控制的较好的地区病死率均已经明显下降。疫苗问世后可以大幅度降低经济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因为疫情引起的医疗挤兑,老年人等高危人群通过疫苗接种可以获得保护,全球因新冠病毒感染的病死率将降至很低的水平时,此时世界将会逐渐全面开放。
未来,希望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们。
推荐阅读??乙肝病毒感染后的分期有什么意义???乙肝患者转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还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需警惕耐药问题??服用“恩替卡韦”的你,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浅谈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一)
肝友问题
①
点击文章上方蓝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8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