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有一条疑似COVID-19疫苗不良反应的微博,引起了一番争议。3月1日晚,网友
永远守护你的福妃发了一条诉说自己和先生一起打COVID-19疫苗后,老公出现严重反应的微博。关键内容如下:
两人无过敏史,先生身强力壮,很少生病。2月17日两人同去接种COVID-19疫苗第1针,留观半小时,无不适回家。之后正常生活起居,没有接触任何特殊事物。23日先生出疹,逐渐增多,波及前胸后背,腰,臀,四肢,脚面,有疼痒感,有关节疼,自行服用抗过敏药,效果不明显。24日其还有发热超过38.5度,直到现在。去医院各种检查都未见明显异常,医生没说就是疫苗过敏反应,也说不排除是。全家都觉得是疫苗的问题。
该微博有个转发,多个评论。3月2日该网友回复其他网友时称:今天早上起来后先生好转了,烧退了,身上的包也开始消了。评论里有很多网友认为这是疫苗过敏反应。还有一位经常发布疫苗研究进展的科普大V,先是科普了一番疫苗过敏的概率和可能原因,最后表态:我个人还是认为,博主家人的这个皮疹和疫苗接种存在相关性,这种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过敏者不会再接种第二针疫苗。然而陶医生必须明确指出:该例属于疫苗过敏反应的观点经不起推敲。理由如下:
大家能接种到的COVID-19疫苗都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不含活病毒,本身不可能导致感染发热。当然,灭活疫苗对人体也是一种刺激,有些人会发热也不意外,但这种发热这就是接种当天或次日,一般不超过48小时,要说接种后6天再出现发热,属于天方夜谭。好比说,你吃了一口变质食物,当天或次日没事,6天后才又吐又泻,这可能么?
实际上,这个患者高热出疹的情况,不排除麻疹的可能性。
中国成人麻疹很常见,中国疾控中心马超报告:年中国麻疹病例中15岁以上者占39%,25岁以上者占27%。成人麻疹的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史不详,儿童时代可能漏种疫苗或是当时的疫苗效果欠佳。现在正好是春季,也是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在发病细节上,该患者不太符合典型麻疹,但仍应考虑麻疹的可能性。
认为该例属于疫苗过敏反应者,由于缺乏经验(包括那位大V,肯定没有从事过疫苗安全性监测与处置工作,对这种情况只是纸上谈兵),都忽略了患者还有高热多天这个特点。疫苗过敏导致皮疹,有荨麻疹和迟发性皮疹两类情况,但过敏性皮疹一般不会发热,更不会有高热。另外,虽然患者皮疹瘙痒,像荨麻疹的症状,但荨麻疹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内即发生,皮疹的形态类似大块的蚊子包,而且此起彼伏,口服抗过敏药通常有效。患者皮疹是接种后第6天才出现,且形态和表现完全不像荨麻疹,自己口服抗过敏药并无好转。典型的荨麻疹以上情况综合判断的结果是:患者的皮疹不符合过敏性皮疹,先出疹后发热,出疹和发热明显是关联事件,属于同一种疾病的两种临床表现,联合起来看就是病毒感染性出疹,可能是麻疹,但也可能无法确定病原体。病程1周左右,也符合常见病毒性感染的过程。这起案例,当事人认为是疫苗引起的,就应该当作疫苗接种不良事件向接种机构报告。接种机构向所在区县疾控中心报告,疾控中心应该开展调查,并组织专家做出诊断。如果陶医生是专家组成员,我的最终表态就是:该疫苗接种不良事件的最大可能性是巧合病毒感染出疹,无明显证据表明其与COVID-19疫苗存在因果关系,不属于疫苗不良反应。最后,陶医生提醒各位网友、医生和医学科普者:某种健康损害属于疫苗不良反应,这是调查诊断专家组才有权利作出的判断,其他人不要越殂代疱,否则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惜,陶医生不是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有些专家组的调查诊断结论,陶医生是不服气的。比如下面这个,陶医生想骂人,自己体会,不解释。(完)疫苗问题加群聊先扫码加彩虹医生彩虹医生加你入群陶黎纳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8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