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通常是形容儿女的,而在新型肺炎大面积爆发之后,很多父母却成了“不听话”的代名词。
肺炎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很多父母却不重视:在人头攒动的超市购置年货;张罗跟亲戚聚餐,筹备年夜饭;不戴口罩,四处串门拜年……
为了父母的健康,请让他们认真阅读!
事实
数据显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主要集中在40~60岁的中老年人之间;危重症约占15%,且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
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事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4天。
截至1月24日24时,卫生健康委收到29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例,死亡41例(湖北省39例、河北省1例、黑龙江1例)。已治愈出院38例。20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例。
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已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另外,国(境)外通报确诊病例:中国香港5例,中国澳门2例,中国台湾3例;泰国4例(2例已治愈),日本2例(1例已治愈),韩国2例,美国2例,越南2例,新加坡3例,尼泊尔1例,法国2例。
事实
1月20日下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情况记者问答会议上谈到,在追溯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时,推测“会有野生动物在里面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国家预防医学专家、著名公共卫生教授肖斌权曾对媒体公开表示,滥食野生动物有可能导致人类被多种毒素感染而患上各种恶疾,有的甚至是绝症。基本上所有的野生动物体内都有寄生虫、激素、细菌和有毒物质,人与动物共生的病种多达种以上,其中狂犬病、口蹄疫、日本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等15种疾病最常见。此外,活禽也可能带来病毒感染,要奉劝自己的爸妈近期少去农贸市场,不要直接购买活禽、直接接触活禽和自行宰杀活禽。 事实 医院感染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凌航表示,以前非典有超级传播者,非典病毒也是冠状病毒,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也不排除有超级传播者出现的可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及时发现病例,隔离传染源,超级传播现象可被阻断。推荐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大部分的细菌病毒;医用防护口罩(N95),可以阻挡95%的直径5微米以下颗粒;普通棉落纱口罩只能阻挡部分细菌病毒。 事实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医院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餐聚集性发病。
首都医科医院感染一科主任、主任医师郭彩萍指出,每个人都要有防范意识,春节期间最好能减少走访亲戚、朋友聚会,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勤洗手勤通风。
事实
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骅称:板蓝根适用于风热感冒、病毒性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但是对冠状病毒是不可能有效的。熏醋,所含醋酸本身浓度就很低,根本达不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此外,“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吃抗生素能预防新型肺炎”“放鞭炮能杀毒”的说法也纯属胡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所以奉劝自己的长辈不再相信谣言,不要传播谣言。目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当前防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一定要让家中长辈认识到疫情传播的可怕性,做到以下三点:
尽量减少聚会,出门戴好口罩。
不要再吃野味,避免接触活禽。
勤洗手常通风,不信谣不传谣。
延伸阅读
医院发布新型肺炎居家隔离小贴士
病情相对轻微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居家隔离怎么做?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简称“医院”)25日发布居家隔离小贴士,该院急诊内科严丽、黄素芳、商薇薇、储备、静亮5位专家综合WHO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居家隔离指南及治疗经验,为大家支招。
一、居住篇
1、房间要暖和,舒适,通风。可以把含有病毒的空气放出去到室外,让新鲜的空气流进来是最基本的要求。原则上要求门要小,风要大,单人房,双开窗。如果上述条件满足不了,那就至少与家人保持1米远的距离。
2、房间里必备物品有:带盖的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清理痰液等的多层不透水纸巾、含氯或酒精的消毒湿纸巾、水杯、水瓶、被褥等日常用品以及消遣娱乐物品(手机、平板、书等)。需要注意的是东西越少越精简越好。
3、其他设施:洗澡、上厕所最好使用独立的卫浴。如果没有,从房间到卫浴,用过之后要全部消毒通风。
二、饮食篇
1、卫生是第一位的,不吃活禽野味。2、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很强,存在人传人现象。所以要各吃各的,单独碗筷,单独消毒,消毒用56摄氏度以上的水泡30分钟,不要再聚会和吃团年饭。3、营养助力“抗”病毒:合理饮食,均衡为主。强调选择易吸收、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鸡蛋羹,清炒蔬菜,多吃水果。简而言之,肉鱼蛋果蔬粗粮量力而行,吃饱喝足睡够才能战胜病毒。想吃饭,胃口好是病情好转的重要征象。
三、消毒篇
1、手勤洗:进了病人房间要洗手,接触过病人的东西也要洗手;洗手不能简单用水冲,要用洗手液清洗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关节、拇指和手腕。
2、碗独用:病人用过的碗筷杯壶等所有东西只能他自己用,单独清洗,能用开水烫的用开水,不能的用摸上去烫手的水泡三十分钟。
3、勤擦拭:把30毫升(农夫山泉满满6瓶盖)的84消毒液加到1.5升的农夫山泉瓶里,每天两次,用抹布浸湿后擦触碰的物品,如门把手、床头柜、床架及所有不怕褪色的家具。至少每天用这个消毒水擦或者冲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
4、高温洗: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病人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机以60-90摄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
5、通风好:照顾者居住的房间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钟。通风必须要和病人房间的通风分开时间段。
四、照护篇
1、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口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看护人员最好选择身强体壮,熟练掌握消毒隔离措施的人。
2、看护者与病人接触前,要加一件外衣,尽量保持1米的距离,离开后可以将外衣挂在通风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
3、病人病情变化,需要观察体温,精神状态,是否肌肉酸痛、乏力、咳嗽、胸闷、喘气、腹泻,如果出现情况恶化,就需要联系医生救治。
为什么不安排肺炎患者隔离治疗?武汉卫健委回应
一、我发烧了,该怎么办?
发热(发烧)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发热不能简单地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感染的肺炎划上等号。如果你自感有发热症状,不必太紧张,更无需恐慌。
当前疫情下,你可以这样做:戴上口罩,先到居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测量体温。如体温异常(37.3℃及以上),可进一步做DR(数字X线摄影)检查。如胸片正常,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也可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居家治疗;如胸片异常,社区医生会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标准,医院发热门诊作进一步检查,明确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如是疑似病例,会安排你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在定点医疗机构同时进行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如检测为阴性,可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如为阳性,则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如采取居家治疗观察,要注意休息和保暖,多喝水,勤洗手,开窗通风但时间无需太长,少出门或不出门,定时量体温,记录体温变化,如发热持续不见好转,要及时就医。
二、医生说我患上肺炎,为什么不安排我隔离治疗呢?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有效,7~10天多可治愈。对于病毒性肺炎,抗生素治疗无效。
对于武汉市民,临床医生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时,诊断过程和方法通常是:
如果患者同时具有以下临床症状,会作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的诊断:(1)发热;(2)胸部影像学特征: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减少。
如果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临床医生会采取患者的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送检,如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则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医生在明确诊断的过程中,会向患者了解发病前14天内有无接触过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还要与其他各种类型肺炎进行鉴别。
当医生说你患了肺炎或病毒性肺炎时,不要认为自己就一定是患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只有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才需要隔离治疗。
三、我身边的人被隔离治疗了,我是不是也要隔离?
如果你与身边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在他(她)发病以后(而不是发病以前)有过密切接触,你会被称作密切接触者,要么集中隔离,要么在家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
是否将你视为密切接触者,是否需要隔离观察(包括居家医学观察),流行病学专业调查人员会通过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专家组讨论后共同确定。
即使你密切接触了确诊病例,也不要忧心忡忡;即使你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也不用过于担心,要相信自己一定会病愈康复。
往期精彩!
原来,王健林真的没钱救儿子了……
不敢相信,这里竟是香港的大学!
震惊!中国大妈竟用一个U盘,搞瘫了美国特勤局......
震惊:“软性毒品”卖出千亿帝国,美国全面禁售,却让万中国人上瘾
触目惊心!亿骗贷案背后的血腥与罪恶:银行董事长当街被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8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