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发烧,爸妈就心焦。
看着宝宝难受的样子,我心里也急啊,就盼着能快点退烧,好受一点。
但有时候,爸妈对发热的认识和应对方式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如,不少爸妈害怕高热会烧坏宝宝的脑子,事实上,除非是41℃以上的超高热或某些颅内感染引发的高热,大多数情况下,不用担心发热会影响宝宝的大脑。
多一些正确的认识,就能少点无谓的担忧;多知道一点科学的应对方法,就能帮助宝宝少受点罪。
本文盘点了应对儿童发烧的九大常见误区,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爸爸妈妈。
误区一被子捂汗
这似乎是个「祖传」的退烧方法。一旦发热,不少爸妈的第一反应就是:
来,把被子捂紧,睡一觉出身汗就好了。
但这是大错特错的做法。所谓「捂出一身汗就好了」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宝宝能出汗,说明疾病开始缓解,身体已经可以正常调节体温了。这并不是捂被子的功劳。
在疾病缓解前,盖得多或穿得多,是不利于散热降温的。宝宝发热时,本身就产热大于散热,总这么捂着,体温可能会继续上升。甚至会因温度过高,诱发宝宝抽搐。
丁香妈妈建议
环境温度让宝宝觉得舒适就好。热了脱一件衣服,冷了加一层被子,不要刻意捂汗。
误区二冷水/温水擦拭
这是家长们爱用的另一种「退热方式」。
但擦浴之后,常常是体表的温度暂时降低了,一量体温,才知道发热并没有消退。
欧美等地的相关指南认为:温水浴或冷/温水擦拭对退热没有效果,不推荐这样的退热方式。
国内的小儿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则指出:温水擦浴不能作为主要的退热方法。
很多发热的宝宝通常昏昏沉沉想睡觉,这个时候被擦来擦去会很不开心,反而可能哭闹、寒战。
丁香妈妈建议
擦浴不是退热的方式。如果宝宝不排斥擦浴,且这种方式确实能让宝宝觉得舒服,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试试看。
误区三酒精擦拭
绝对禁止家长自己用这种方法给宝宝降温。
酒精擦拭的退热效果并不显著,且持续时间短。
酒精本身可能对宝宝的娇嫩皮肤产生刺激。
在身体发热时,酒精更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入体内,造成宝宝酒精中毒。
丁香妈妈建议
任何时候都不要这么做!
误区四赶紧来片感冒药退烧
有的爸妈一见孩子发烧,也不问原因,就来上几片「感冒药」。这么做是不对的。
感冒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之一,但它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感冒药的作用也并非针对病因,而是缓解症状,让孩子觉得舒服一些。
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市面上的一些所谓「感冒药」,比如护彤、好娃娃、优卡丹、惠菲宁、艾畅等感冒药,两岁以下的宝宝禁用,四岁以下的儿童也不推荐使用,四岁以上的孩子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另外,尼美舒利儿童禁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也不是儿科常规用药。
家长们一定要牢记!
丁香妈妈建议
家中常备退热药,并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
目前,儿科应用最广泛的退热药是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百服宁)和布洛芬(美林、托恩)。
退热药在服用后半小时左右开始产生效果。如果体温没有下降的趋势,及时就医。
误区五吊针退烧快
口服药物或者打吊瓶,都是给药的方式而已,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不能单纯地说哪一种一定比另一种更好或更糟。
就普通感冒发烧来说,正确服用退热药通常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此时要求必须来一瓶吊针,反倒让宝宝多打了一针。
还有,一定要知道抗生素并不是治疗发热的万能药——它只针对细菌和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病菌。多数感冒发烧由病毒引起,如果这个时候,挂一瓶所谓的抗生素「消炎吊瓶」,根本就是胡来了。
丁香妈妈建议
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北京哪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8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