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惠民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71021/5779537.html
心肌炎是我国目前中青年中较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其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心悸、胸闷、全身乏力、气短、头晕、恶心,检查可见各种心律失常等。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包括细菌、病毒、霉菌、螺旋体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心肌炎,药物引起的心肌炎以及过敏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其中,目前最多见的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
春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易于流行的季节,多种多样的细菌和病毒都在伺机侵人人体。如果正好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细菌或病毒侵人心肌,很容易引起心肌炎。故而春季,尤其是冬春之际,要特别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儿童,由于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稍一不慎,就可以发生感冒、咳嗽发热,而且儿童心肌炎比成人心肌炎危险性更大,更容易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损伤、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病初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此时,如做心电图,可能发现有早搏等
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作血沉、心肌酶测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萨基病毒抗体、抗心肌抗体可为阳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
(1)轻度、局限性病变者可毫无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有些人是因为意外事故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曾有心肌炎病变。
(2)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著气急,不能平卧;有的严重心率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营养不良也是诱因。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引起严重并发症。
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避免感冒,否则易复发。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
以上图片文字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果侵犯作者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9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