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请大家远离札如病毒这个坏家伙
初冬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各种病毒细菌也伺机捣乱。今天,烟台蓝天教育(机构)向大家隆重提醒:讲究卫生,人人有责!认真重视,远离札如病毒!
01
什么是札如病毒?
札如病毒是诺如病毒的“本家”,可引起不同年龄段人群腹泻,以婴幼儿最为易感,常会引起人群聚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的暴发流行。札如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多以恶心、腹痛、腹泻、呕吐为主,常伴有发烧、反胃、头痛等症状,其引起的胃肠炎症状较诺如病毒温和。正因为症状常常较轻,才容易被忽视,导致流行率可能被低估。
02
传播途径
札如病毒和诺如病毒一样,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吸入患者呕吐产生的气溶胶,接触病毒感染患者或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共用餐具等均可导致感染。
03
如何治疗
一旦被感染怎么办?目前尚没有特效药可直接用于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感染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治疗的同时患者要多补充水分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可根据医嘱口服补水溶液,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综合治疗。
04
预防措施
0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务必洗手。
02
病毒抵抗力较强,并易在贝类海产品中富集,食用贝类海产品要煮熟煮透,生吃瓜果蔬菜前应认真清洗。
03
札如病毒对75%医用酒精不敏感,建议物品煮沸,或者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相应消毒。
04
一旦发现病人均需要隔离治疗。一般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复课、复工。
05
校园和家庭如出现病例,应及时规范处理呕吐物、粪便,先将含氯消毒粉均匀覆盖在呕吐物、粪便上进行彻底消杀后处理,再用含氯消毒剂消毒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及时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最好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06
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诺如与扎如病毒识别
”
诺如病毒(Norovirus)和札如病毒(Sapovirus,也有称札幌病毒、沙波病毒),同属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和感染性腹泻的一类病毒性病原体。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于上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发现,诺如病毒感染常出现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也可出现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极少数病例,特别是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因呕吐或腹泻次数较多,可导致脱水,引起较严重的临床后果。
札如病毒:
札如病毒最早于上世纪70年代在日本札幌(Sapporo)发现。与诺如病毒类似,札如病毒感染后常出现腹泻、发烧、呕吐、反胃、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与诺如病毒感染相比,症状较轻,极个别病例可导致严重症状。
“兄弟”属性一:
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均可感染不同年龄人群,札如病毒感染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常导致人群聚集单位,如学校、幼儿园的暴发流行。
“兄弟”属性二:
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吸入患者呕吐产生的气溶胶;接触病毒感染患者和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等均可导致感染。
病毒感染者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或札如病毒,因此,与病人密切接触是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
如何治疗?
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目前尚没有特效药可用于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感染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患者可多补充水分以预防脱水。
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从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比较适合的补液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怎样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要洗手。照顾小孩的家长,在给婴儿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准备食物、喂食前要洗手。
2、病毒抵抗力较强,并易在牡蛎等水产品中富集,所以食用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要煮熟煮透;水果和蔬菜应认真清洗后食用。
3、为避免病人引起家庭内或单位内感染,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患病儿童(或小学生)实施居家隔离。
4、家里如果出现病例,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及时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最好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不恐惧,多重视;讲卫生,要牢记。希望所有人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给疾病可乘之机,平安健康、开心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蓝天向阳幼儿园
-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9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