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0至0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
2.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3.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4.儿童发热健康教育30问
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
6.《儿科学》第八版
发热,俗称发烧,是儿童生病时常见的症状,也是让家长非常担心的症状。对于发热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WHO推荐的儿童退热药只有两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也被称为解热镇痛药。
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布洛芬,≥6月以上儿童可以使用,每次10mg/kg体重(最大剂量mg/次),两次用药最短间隔4小时。不同剂型浓度不同,使用前一定看清楚。
(右旋)布洛芬混悬液(ml:2g)每次0.5ml/kg体重。
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上儿童可以使用,每次15mg/kg体重(最大剂量mg/次),最小间隔4小时。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15ml:1.5g)每次0.1ml/kg(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即可。)不同剂型浓度不同,使用前一定看清楚。
视频:宝宝发热了,退热药吃多少?
视频:给宝宝吃退热药一定先看说明书(1)对乙酰氨基酚
视频:给宝宝吃退热药一定先看说明书(2)布洛芬
视频:宝宝发热,布洛芬VS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更好?
视频:儿童使用退热药的注意事项
视频:退热药、感冒药应避免联用
视频:<2月婴儿不能使用退热药
视频:<2月婴儿退热首选物理降温
2、体温多少度需要口服退热药
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腋温)≥38.2℃伴明显不适时,推荐使用退热药。因为WHO建议2月以内的小婴儿禁用解热镇痛药物退热,如果体温高于39℃可以给予物理降温。具体方法包括:减少包裹增加散热,温水擦浴3-5分钟。
视频:发热多少度需要吃退热药
3、退热的目的
退热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发热给患儿带来的不适,也就是改善舒适度。而不是单纯地将体温降至正常。特殊情况(长时间高热、超高热)下需要积极降温,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所以,发热时寻找发热的病因比降温更重要。
视频:退热不是发热管理的目标
4、体温多少度属于高热、超高热?
临床上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
37.5~38℃为低热,
38.1~38.9℃为中度发热,
39.0~40.9℃为高热,
≥41℃为超高热。
持续高热和超高热对人体有害,需要积极退热。
视频:孩子发热时多久测一次体温
视频:如何测量腋温
视频:如何准确测量体温
5、发热对人体利弊同在,不必太过积极的退热。
有些孩子一发现孩子体温偏高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认为发热对孩子伤害很大。这是错误的,因为发热仅仅是疾病的症状之一,也就是所谓的“标”,而“本”则是导致发热的原因,在儿童急性发热往往是病菌感染所致。退热仅仅是对症处理,并不能治疗疾病本身。同时发热时机体对病菌感染进行抵抗的一种表现,中等程度的发热能够提高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对机体有利。而长时间高热或超高热则会损伤脏器功能,甚至出现细胞因子风暴造成危险。所以,对于大多数情况,不需要太过积极的退热。
视频:体温越高病情越重?
视频:发热对孩子抵抗力的影响
6、发热时的一般护理也很重要。
发现儿童发热时,要尽快给孩子测量体温,不能用手感觉孩子体温高就认为孩子发热,给予退热处理。建议在家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
对发热患儿进行恰当的护理不仅能够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还能帮助疾病恢复。
注意休息,环境安静,光线柔和,舒适的室内温湿度(18-22℃,相对湿度60%左右),卧室交替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清新,给孩子适当的衣着,多喝温水,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宜选易消化食物。记录患儿的体温、饮水、饮食、大小便情况。如果口服退热药物后大量出汗,要及时快速的更换衣物,使孩子舒适。出门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勤洗手,避免家庭内部传染。
视频:发热时的饮食1
视频:发热时的饮食2
7、哪些药物不推荐儿童使用。
尼美舒利、安乃近、阿司匹林等均不能用于儿童退热。
视频:这些退热药不建议儿童使用
8、物理降温也不推荐!
因为退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孩子的舒适度,避免超高热。而物理降温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让孩子不舒服,出现寒颤、哭闹、鸡皮疙瘩。所以,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水灌肠等物理降温方法君不推荐使用。
视频:为什么新指南不建议物理降温
9、发热时不能捂汗退热。
在体温上升期,若患儿出现畏寒、寒战等症状,可适当为患儿增添衣物保暖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在发热持续期,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太多、太厚的衣物或被子不易散热,反而可能导致患儿体内热量储积出现高热。在婴儿中,过度保暖或捂闷还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脱水。
视频:不推荐的退热方法
10、哪些辅助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孩子的舒适度
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退热毯、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
11、服用退热药后呕吐,还需要补服吗?
如服用后立即出现呕吐,呕吐物中看到完整的片剂、胶囊剂或全部液体,如有必要,可考虑补服。如果服用时间超过15分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需权衡错过一剂的潜在风险和补服后药物过量的危害。
同时分析用药后呕吐的原因:药物不良反应、疾病本身、喂药不当等,对于依从性差的患儿可考虑处方退热栓剂。不过一定注意栓剂的剂量,根据患儿体重给予适量的栓剂,不可不顾孩子大小都给一粒栓剂退热。有些家长常说退热栓比口服药效果好,很可能是用药过量了!
12、口服退热药后一般多长时间开始起效?
退热药物使用后多在30~60分钟体温开始下降,部分患儿如仍高热不退,亦不宜短期内重复使用退热药物,一般应间隔4h以上。
13、服用解热镇痛药后,体温一点儿没降怎么办?
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即使患儿体温仍高,也不宜提前服用解热镇痛药,2次用药应间隔4~6以上,24小时之内用药不超过4次。频繁用药或加大剂量用药,可能导致因药物过量的伤害。发热时,患儿容易出现脱水或不显性失水,理论上,更容易因药物过量而出现肝、肾损害。解热镇痛药治疗无效时,应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9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