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治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112/8582557.html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青少年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
1.新冠肺炎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内虽已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但出现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随着秋冬季节来临,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挑战。做好秋冬季节疫情防控,目前仍是重点。
2.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4.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
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身上的传染病,这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大多数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在病情出现的5~7天之后就会逐渐痊愈,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病症比较严重,导致引起了脑炎、脑膜炎和脑脊髓炎等并发症。一旦引发脑炎等并发症,治愈就比较困难,而且就算最后痊愈也有一定概率会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的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所以家长一旦发现附近有手足口病患者,最好避免让孩子和患者接触,同时患者接触过的奶瓶、衣物等也不要让孩子碰到。一直到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为止才能继续接触。
这几种疾病都是呼吸道传染病,除了接种疫苗之外,我们平时还要做好以下这些措施:
1.勤通风,保持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的空气流通,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要佩戴好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勤洗澡、勤晒被、勤洗衣,多喝水、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手肘等遮掩口鼻,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要立即洗手,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3.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咳嗽等症状时,医院诊治,就诊时应戴上口罩。
4.坚持适度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适当休息,劳逸结合,注意营养。
5.应做好晨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可以避免上述疾病的继续传播。
END
编辑
办公室
审核
校长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8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