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第4期
发热皮疹查因病例分享
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李春辉
上期投票结果
答案揭晓
诊治经过及病例分析
该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期间,按“发热查因”收治,患者短程发热,急性起病,首先考虑感染性疾病,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但未见效果,完善结缔组织病相关检查未见阳性指标。仔细询问病史发现重要线索,追踪到患者有上山打猎、虫咬史,详细询问患者家属,发热前曾发现患者右侧颈部有一硬壳小虫叮咬,至家中才被发觉,详细比对患者所拍照片发现与蜱虫极为类似(图1~4,图片均由患者提供)。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高热、头痛、全身肌肉痛、皮疹、甚至眼结膜充血现象,结合患者有上山打猎、蜱虫叮咬史,考虑患者被蜱虫叮咬后有立克次体感染的可能。治疗上立即予调整用药,停用之前使用广谱抗生素,改用多西环素0.1g,口服,bid(首剂0.2g),患者当晚最高体温即出现下降,最高体温为38.7℃,患者感头痛减轻,精神状态有所好转,考虑治疗有效,继续当前治疗,第2天患者体温继续下降,基本状况进一步好转,转入感染病科继续治疗4d出院,住院期间检查肥达-外斐试验为阴性,出院前复查血象示WBC恢复正常,肝功能示胆红素降至正常,转氨酶稍高。出院后患者继续口服多西环素,疗程约10d。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精神、体力基本恢复正常。
图1蜱虫正常状态
图2蜱虫叮咬吸食血液后状态
图3蜱虫叮咬动物状态
图4蜱虫叮咬动物留下的疤痕
诊断考虑:立克次体病诊断依据
1有蜱虫叮咬史
2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达39℃以上,伴寒战、全身乏力、疼痛、头痛、眼结膜充血等全身毒血症症状;(2)皮疹:该患者于病程第4天出现全身皮疹,但面部无皮疹,皮疹为鲜红色充血性斑丘疹;(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该患者有头痛,反应迟钝的表现,但无脑膜刺激征;(4)肝脾大:该患者肝大(B超检查发现),脾不大(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90%患者表现为脾大)。
3实验室检查:外菲试验(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本例阴性),立克次体凝集试验(本例缺乏),血常规提示血小板轻度减少。
4治疗有效:该患者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但使用四环素类多西环素治疗有效。
故该患者诊断主要通过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拟诊诊断,诊断依据尚充分,可归为一大类疾病——立克次体病,但由于该院仅有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作为实验室检测技术,未做立克次体凝集试验,不能明确诊断本例立克次体病的具体病原体,但排除疾病可见鉴别诊断,综合考虑斑点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可能性大,人无形体病(人噬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不能完全排除。
鉴别诊断
1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由汉坦病毒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早期有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毛细血管损害表现(颜面、颈胸部充血和出血表现)。本例患者出现眼睑出血、全身皮疹易与此病混淆,但本例患者肾功能正常,未见蛋白尿及管型尿可与之鉴别。
2
猩红热:有发热、全身皮疹表现,但皮疹一般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病原体是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多数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本病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无效,基本可排除。
3
伤寒:病原体为伤寒沙门氏菌,起病缓慢,持续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疼较轻,伴食欲不振,相对缓脉等中毒症状,也有皮疹,但较少,血培养、骨髓培养有伤寒沙门氏菌及肥达反应阳性可与之鉴别。
4
恙虫病:病原体为恙虫病东方体(曾称恙虫病立克次体),属立克次体科,东方体属。传播媒介为恙螨,潜伏期4~20d,常为10~14d,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皮疹,叮咬部位出现焦痂与溃疡,焦痂附近的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是其特征性体征。氯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治疗有效。与本病例鉴别主要为特征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为血清变形杆菌OXk抗原凝集试验阳性(外斐反应)。
5
Q热:病原为贝纳柯克斯体,属立克次体科,柯克斯体属。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也可经消化道及皮肤传播,蜱虫叮咬也是一种传播途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但无皮疹,间质性肺炎多见,外斐试验阴性,贝纳柯克斯体血清学试验阳性。
6
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人虱是传播媒介,表现为发热,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脾大,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临床症状与本病例类似,但其传播媒介不同,另外立克次体凝集反应可以鉴别。
7
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体为莫氏立克次体,鼠蚤是传播媒介,临床症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症状轻,病程短,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但滴度低,立克次体凝集反应可以鉴别。
8
人无形体病与人埃里克体病:病原体为无形体科中的无型体属和埃里克体属,传播媒介为蜱,该病临床症状与本例极为相似,但WBC(1.3~4.0)×/L及Plt(50~)×/L下降明显,严重者进行性减少,血涂片可见中性粒细胞内特征性桑葚状包涵体是快速诊断方法。本例仅有Plt稍下降,WBC未见下降,本例不能诊断此类疾病,但由于未做血涂片检查也不能完全排除该疾病。
本病例的不足
诊断依据为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诊断,无病原学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支持,未能区分具体病原体。立克次体有40余种,对人体致病的有10余种,主要包括,立克次体目中的立克次体科(包含立克次体属、东方体属、柯克斯体属)和无形体科(无型体属、埃里克体属、新立克次体属)。其中立克次体属主要导致两大类疾病:斑疹伤寒和斑点热(本例可能性大),柯克斯体属导致的疾病有Q热,东方体属导致的疾病有恙虫病,无形体科导致的疾病有人无形体病与人埃立克体病(本例不能完全排除)。
原来立克次体可以导致这么多种感染性疾病,您弄清楚了吗?
编辑:陈玉华审稿:吴安华
以上文章为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独家编辑,转载需获得本刊许可,并标明来源。
北京看白癜风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7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