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小学男老师对4所小学男生做了两年调查后发现
独裁型教育会让男孩娘娘腔
杭州采荷三小老师任智康,是一名男老师。与女老师喜欢乖巧听话的学生不同,他带了1届小学生后的感觉是:为何现在的男孩不像男孩,做事不够男子汉,说话娘娘腔,行动不敢说,不敢做,独立性差。还常常找老师告状,说女生虐待他们。有些人不敢在班上回答问题,更不敢向老师发问题。
后来,任老师特地做了两年调查,调查对象是杭州4所小学的中、高段具有性情弱化偏向和具有良好性情的男生各35名。他发现:男孩性情弱,跟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和谐和睦的家庭,孩子活泼开朗、热忱直率;家庭气氛动荡不稳定,父母及家庭成员常常吵架的,孩子的性情比较冷漠、孤僻、自卑。尤其是家庭溺爱和独裁,都让男孩不阳刚。
男孩性情弱
跟家长独裁有关
任老师调查了杭州4所小学的中、高段具有性情弱化偏向和具有良好性情的男生各35名,这些调查对象由班主任选取。
在调查进程中,任老师发现有67的男生,在胆小、自卑、依赖、内向程度上比较严重。
进一步调查发现,男孩胆小、自卑、依赖性强、内向等,跟家庭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性情弱的小学男生家庭,氛围差的占53,好的仅仅占10;性情弱的男生的教养方式,主要集中在溺爱型(50),独裁型(33)。溺爱型家庭中的男孩,33是自卑的,86依赖性强,67性格内向;独裁型家庭中男孩,90性格内向,70依赖性强。
在调查问卷里,性情弱都有具体的指向问题:比如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左顾右盼,信心不足。在溺爱型家庭中,男生常常不能走出家长看护的圈子,对外界事物缺少正确认识,缺少独立意识和自我判断能力,使男孩做事缩手缩脚;在独裁型家庭中,家长对男孩过分严厉,实行跋扈管理,致使男孩的独立自主性被长时间忽视,日渐沉默寡言,不善交往,构成胆小怕事的性情。
溺爱型人数中的86男生,独裁型人数中90男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胆小现象,说明教养方式与胆小有显著因果关系。
调查发现,男孩自卑性情的构成,90与独裁型教养方式有关。调查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卑心理,只是程度轻重不同,孩子更不例外。人的自卑性情常常来源于童年时期,并不是一日而成,成人后很难改变。一个孩子如果是在父母和他人的鼓励和赞美中成长,他容易构成自信的性情;反之,在充满呵斥和贬低声中成长容易构成自卑心理。
父母职业
与男孩性情有关联
任老师在调查中,进一步分析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跟男孩性情构成的相关性。
调查发现,性情弱的男生,有53的父母对孩子的未来职业要求高治疗白癜风专家,有33的父母常常把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
父母的职业跟男孩性情弱呈显著相干,主要集中在商人(33)、普通工人(40)中。性情弱化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关联度不大。
家庭与周边的人际关系,与男孩性情弱化也显著相干。调查中只有6的家庭常常到周边邻居家做客,而这些男孩普遍具有良好性情。这意味,有一个好邻居,孩子能构成一个良好的社交络的,性情都会阳刚开朗。
任老师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男孩子身上具有的不良性情,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他遇到过一个5年级男孩,上课很少看他举手发言,即便起来回答问题,也声音很小,小脸涨得通红;课后常常一个人坐在位置上,集体活动不敢参加。他还有一个坏毛病,常常忘带东西,自理能力差,妈妈常常到学校里来帮他整理抽屉。
这个男孩,不但胆小、内向,依赖性也很强。任老师说,男孩的父母,对他宠爱有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轮番接送他上学、放学,而男孩家离学校也就500米。父母平时不放心孩子出门,所以男孩很少与小区里的同龄孩子顽耍、交换。
任智康说,小学阶段是儿童性情构成的关键时期,特别是4到六年级,容易出现性情骤变期。所以,性情教育要从小抓起,初期性情的培养和塑造很重要。
克服胆小,可以让孩子事前多演练
男孩胆小怎么办?请杭州一些知名小学老师提了几条建议。
首先家长要弄清楚孩子胆小的缘由白癜风怎么治最好。是家庭气氛问题,还是管得太多太细,或是社交有问题。胆小是可以转变的,但家长要找到缘由才能有效行动。简单说教,你不要怕,大胆一点,你是男孩子,这样是没用的。家长首先要从转变自己的教育行动开始。
要孩子克服胆小,条件是要给孩子充分的自信心。要有自信,就要孩子多体会成功的快乐。而成功来自充分的准备。比如,为了孩子待客大方不畏缩,可以在客人来之前,让孩子先参与整理客厅等环境,整理进程中轻松自然地告知孩子一会怎样说话,送茶送水等也可以提早演练一下。当客人到了以后,鼓励他照着去做。客人的表扬,对他的言行就是一种强化。几次以后,就能大胆应酬了。
为了在班级大胆发言,可先请几个与孩子关系较好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练习讲小故事。多练习几次后,孩子有信心了,跟老师联系,请老师在课堂上发问他,发问最好也是孩子有把握的问题,回答以后,老师要表扬他,而且提出希望,下一次孩子就会跃跃欲试。
也可以在孩子预习作业时,让他写出几个不懂的问题上课发问。班上有联欢活动时事先与老师联系,让孩子准备一个小节目,或参加一个集体节目,得到锻炼机会。
为了让孩子培养自己办事的胆量,可以选择孩子能办的一件事,告知他应当怎样办。他自己不敢去办,家长无妨陪他去,事情由孩子办。由小事到较大的事,由简单的事到较复杂的事,几次下来,孩子的勇气和能力都增强了。(梁建伟)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