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记者张嵘)为落实相关防控要求,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验、评估改建后的感染科、发热门诊的运行情况,17日下午,市新冠医院医院开展了新冠肺炎患者处置演练。
演练模医院就诊。模拟发热患者赵某,女,30岁,德阳人,长期在成都市郫都区工作,年12月6日因医院就诊。12月11日返回德阳,返回后收到郫都区疾控中心通知,居家隔离,未进行核酸检测。14日再次出现腹泻,较前加重,同时发热、干咳,体温最高37.8℃。12月17日下午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经发热门诊医生检查诊断,结合流行病学史,初步确定赵某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随即对赵某进行了核酸采集、胸部CT等相应处置和进一步检查。经医院专家组会诊,赵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医院感染科负压病房。感染科其他患者被迅速转移,感染科病区整体封闭。医院随即将疫情向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报告,同时相关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处置。
据介绍,此次演练涵盖了发热患者接诊流程、诊治流程、转运流程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和院感防控流程。对医院发热门诊改建后,收治疑似新冠患者的分诊、接诊、采样、留观诊疗流程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感染科收治确诊患者后,是否能形成独立区域运行,以保障正常诊疗工作不受影响等,进行了检验、评估。
据了解,市医院在今年上半年将感染科3楼改建为负压病房。目前有负压病房8间共12张床位,设置有视频对讲系统、生命监测系统、吊塔等设备设施,病房内还设置独立的卫生间,达到国家及省市级对新冠肺炎防控要求的分区标准,能充分满足对患者的救治需求和患者生活需求。
同时,医院发热门诊的改建工作也已于12月初完成。改建后的发热门诊总面积平方米,设置预检分诊区、候诊区、普通发热就诊区、特殊发热就诊区、检验室、CT室、药房及16间发热留观室。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按区域合理设置医患出入和诊疗流程。挂号、缴费等非医疗流程通过手机或自助机具完成,诊区内配置全市首台集装箱式可移动CT机,专门用于发热病人检查,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
遭遇突发疫情时,发热门诊与邻近的感染科病区可按照应急预案迅速与周边区域隔离,融合负压病房、感染重症ICU等优质医疗资源,形成独立的诊疗区,为特殊患者提供坚实的技术和设备设施保障,同时保证院区正常诊疗工作的开展。诊区由专业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提供规范、高效的医疗服务。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f/99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