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发现,家长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与食物过敏的相关问题:
宝宝一吃鸡蛋就吐是过敏了吗?
宝宝湿疹反复无常,是不是最近吃的东西过敏了
食物过敏就好像是一个魔咒,一不小心娃就中招了,家长们也只能狠下心,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可是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的营养摄入不足。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去避免呢?滑动小手指,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食物过敏?
C24.,0.,23.,1.,22.,2.z"fill="rgb(,,)">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的、非传染的疾病,主要包括我们常见的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食物过敏只是过敏性疾病中的一种。
食物过敏是指个体摄入某种食物后,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应答反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伤,并可反复发作。
大多数过敏反应发生在进食或接触食物后5分钟到1小时内。除了摄入食物会引起过敏,有时候接触或者吸入致敏的食物也会引起过敏反应。
C24.,0.,23.,1.,22.,2.z"fill="rgb(,,)">食物过敏有哪些症状?
C24.,0.,23.,1.,22.,2.z"fill="rgb(,,)">食物过敏早期症状表现部位为皮肤、胃肠道,后期发展到上呼吸道、乃至下呼吸道等器官。
1.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发生在进食过敏食物后数分钟到2小时内,特点是进食小剂量过敏食物即诱发,出现的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口腔过敏综合征,严重者发生咽喉的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2.呼吸道过敏症状常伴随皮肤症状,可以表现为眼周红斑、眼睛痒,鼻结膜炎(流涕、流泪、鼻充血、打喷嚏),支气管痉挛(喘鸣、哮喘),含铁血黄素沉着病(复发性肺炎、缺铁性贫血、生长障碍)。
3.胃肠道症状包括急性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可以出现昏睡、面色苍白等心源性休克表现)
4.皮肤以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为主要表现。
5.迟发型过敏反应,出现在进食后2小时至72小时,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可以累及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等多脏器。
如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家长们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C24.,0.,23.,1.,22.,2.z"fill="rgb(,,)">食物过敏原的检测
C24.,0.,23.,1.,22.,2.z"fill="rgb(,,)">食物过敏的诊断工具包括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膳食日记,体内试验代表为皮肤点刺,体外试验代表为血清学特异性IgE检测。
中华医学会《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版)》
1.新鲜食物皮肤点刺实验是多重食物过敏患者良好的初筛方法。
图片源自医学界儿科频道
2.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单因食物种类过于繁多,不可能全部检测是否过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同样十分重要。
3.食物回避是便于操作又比较安全的自我诊断方法。比如,宝妈们怀疑宝宝牛奶蛋白过敏,那么可以回避牛奶及含牛奶的一切食品,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宝宝症状有所缓解,再尝试重新添加,如果有过敏症状,就证明宝宝对这种食物过敏。
C24.,0.,23.,1.,22.,2.z"fill="rgb(,,)">食物过敏的宝宝应如何进食?
C24.,0.,23.,1.,22.,2.z"fill="rgb(,,)">1.当宝宝确诊对某种食物过敏后,就要采取措施严格回避该种食物,这也是目前治疗食物过敏唯一有效的方法。为避免长期回避造成宝宝营养不良,建议3~6个月后重新评估以调整回避性饮食治疗时间。
2.牛奶过敏宝宝饮食护理
母乳喂养的牛奶过敏宝宝,继续进行母乳喂养,但宝妈应该回避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其次,非母乳喂养宝宝可选择特配奶粉进行代替。中度牛奶过敏的宝宝可优先考虑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重度牛奶过敏或对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不耐受的宝宝应食用氨基酸配方奶粉。
不建议采用羊奶或其他动物奶进行替代治疗,因为同样引起过敏的机率也比较大。
C24.,0.,23.,1.,22.,2.z"fill="rgb(,,)">预防食物过敏三招制胜
C24.,0.,23.,1.,22.,2.z"fill="rgb(,,)">1.提倡母乳喂养,尽量母乳喂养到宝宝6月龄以上。
2.对于健康婴幼儿来说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对于有过敏风险的健康婴幼(有过敏性家族史),推荐及时添加过敏原食物,而对于有过敏性湿疹的高危婴幼儿,要在医师指导下逐渐添加辅食。
基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稀到稠、从细到粗”的规律。(即按照3-5天的适应间隔期,从少量尝试单一食物,逐渐过渡到足量复合食物)宝宝喂完奶后,注意用棉柔巾擦拭口唇周边,防止食物残液引起过敏。
3.注意食物回避,隔断过敏源,当过敏反应发生,应当立即停止摄入过敏的食物,及含有过敏食物配方的相关食物。
Tips:宝爸宝妈较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gmzc.com/zcmbyf/98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