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常发生与婴幼儿。在家长的护理中,积食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多因吃东西不自节,或喂养不当,或过食生冷瓜果及难以消化食物,造成食物停滞于肠胃,损伤脾胃形成的。积食会导致宝宝吃不下,不消化,肚子不舒服。应对积食,那么积食的症状有哪些?宝宝积食具体应该怎么办呢?拉下去看详细内容。
1宝宝积食怎么办
一旦宝宝发生积食,建议先饮食调节,再考虑用药,若发烧超过38.5℃或病情不减,要求助儿科医生。
饮食调节
1、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2、让孩子多喝水,保证睡眠充足、及时排泄,不去公共场合,积食情况就会逐渐缓解。
3、如果宝宝太小,可将3~5个鸡内金焙干,研成粉末,熬水或熬粥喝2~3天/次。情况严重者可适当增加数次。
对付积食的偏方:
1、糖炒山楂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2、山药米粥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做法:取干山药片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3、白萝卜粥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4、取3克白蔻,用保温杯泡水饮服,可治吃生冷果品引起的伤食。
5、吃生冷果品引起伤食时,还可取2克丁香、15克神曲,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6、用一把干稻草煎浓汤饮服过多而引起的伤食。
7、因吃谷类食物过多引起厌食、腹部胀痛者,可取10克麦芽、30克神曲、10克炒萝卜子加水煎服,每日2次。
8、吃面食品引起的伤食,可将12克萝卜子炒熟捣烂后煎水饮服,即可逐渐治愈。
9、当吃面食品引起伤食时,还可取20克麦芽煎水饮服,每日1剂,分3次服。
10、荸荠萝卜助消化:取20只生荸荠、克萝卜,捣烂挤汁热服,能帮助消化。
11、槟榔焦三仙消食:取10克槟榔,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合称“焦三仙”)各15克,加水煎汁饮服,消食效果好。
12、蚕豆皮助消化:炒焦蚕豆皮泡水代茶饮用,能促进消化,健胃止渴。
13、儿童饭前饮水助消化:饭前1小时左右让孩子饮1杯水,可以及时补充到全身各细胞组织,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有益于食物的溶解、消化和吸收。
14、高粱治小儿消化不良:取高粱米第二遍糠,炒至褐黄色、有香味,除掉上面多余的壳,每日服4次,每次1.5~3克,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15、锅巴消食:常食少量锅巴能消积食、止泄泻、治脾胃虚寒。中医以锅巴为主药配制的“锅焦丸”就专治小儿消化不良。
16、胡椒大枣助消化:10粒胡椒捣成粉状,与10枚去核大枣、5片生姜一起煎汤服,有助于消化。
17、胡萝卜治小儿消化不良:取克胡萝卜,切片煎服,每日数次,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18、黄瓜豆腐治小儿消化不良:将克黄瓜与克豆腐一同加水煮熟,适量饮汤吃瓜,每日多次,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19、桔皮生姜消食:取7克左右的桔皮,加1块生姜与适量的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可治消化不良。
20、柠檬治消化不良:用适量腌柠檬,送服稀粥。早晚各1次,可治消化不良。
21、山楂麦芽消食法:取9克生山楂、9克炒麦芽,加水煎服,可治积食及消化不良。
22、鸡蛋伤食的宝宝,可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吃了太多油腻的食物,宝宝觉得恶心时,可喝几口醋,小口、慢咽会觉得舒服些。
药物消食
一旦患儿的症状没缓解或有低烧时,要考虑用消食药了。产后网建议:
1.大便干者:适合肥儿丸等,烂积丸等,帮助消积、化滞。
2.内热者(表现为嘴唇红、睡觉烦躁、舌苔厚等);适合健儿清解液、小儿清热宁等,帮助消积、清热。
3.咳嗽者:适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
4.呕吐者:适合藿香正气等。
推拿消食
给孩子进行推拿,可帮助消食、清热。
1、消食退积——退六俯沿患儿左上肢尺侧(即下方),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推,每分钟推~次。
2、消食退积——泻大肠沿患儿的食指,从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钟推~次。
3、清热安神——清水沿患儿左上肢正中线(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间部位),从腕关节向肘关节推,每分钟~次。
除此以外,还可取白萝卜2斤、生姜2两、大葱4棵,剁碎后炒热,放在患儿肚子上,用手搓至肚子发汗即可,也能消、退热。
2宝宝积食的症状
由于婴幼儿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一旦饮食不节,就容易积食。食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一证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
1、咳嗽、腹泻、便秘,大便干燥或酸臭等不适反应。
2、如果孩子舌苔厚腻、口唇干红或晚上睡觉手心、脚心、腹部灼热等,或3岁以下小儿食指青筋变粗,很可能积食了。
3、宝宝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
4、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动则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5、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6、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7、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8、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等症状。
3宝宝积食的危害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会被孩子突然的不爱吃饭、腹涨、腹泻、腹痛、晚上哭闹、体质消瘦、感冒、咳嗽弄得焦头烂额又不知道宝宝怎么回事,吃药打针不出根?其实这都是食积在作怪!
宝宝积食问题不可小觑,因为孩子食积、虫积乃百病之源,在治疗婴幼儿童疾病时,应首先排除食积、虫积病因才能事半功倍!积食因宝宝饮食过快过多,暴食暴饮、多食生冷、肥甘食品等所引起,它给宝宝的身体带来的危害并非一两天的事,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消化系统。而其具体危害表现如下:
1、胃积热攻到肝,舌苔黄厚燥,引起情绪急噪,好动,晚上12点到4点轻者不睡觉,重者哭闹,恶心不想吃饭,只吃生冷零食;
2、胃积热攻到脾,舌苔白厚,引起脾虚导致腹泻、消化不良、吸收不好;
3、胃积热攻到肠,舌首黑燥,引起腹涨,形成肠痉孪、痢疾、下垂;
4、胃积热攻到肺引起易感冒,咳嗽、气喘造成过敏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抵抗力差:
5、胃积热攻到心,引起舌尖边红燥、花舌苔、口腔溃疡;
6、食积攻到肾,舌答光滑,头发焦黄,打溜,面口无光泽,体制消瘦,多汗乏离,身体娇小;
中国儿科专家称宝宝积食为百病之源,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家长发现诸如积食现象时必须及时处理病根,才能保证宝宝茁壮成长,同时,建议家长养成定期为宝宝消食积的良好育儿习惯。
4如何预防积食
预防积食,要从饮食入手,所谓“要想孩子肠胃好晚上不要吃太饱”;孩子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点。
1、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2、荤素搭配要合理。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3、早上或中午孩子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也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4、对于处在吃奶期的婴幼儿的妈妈来说,也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妈妈饮食无度,婴儿就可能“奶积”。
5、让宝宝专心吃饭,吃饭太快也可导致积食的发生,吃饭时,不能看电视或是听音乐根据不能跟别的小朋友打闹。
6、有些家长喜欢在宝宝吃饭的时候,责备宝宝,责骂宝宝。这是最不理想的一种行为,是大错特错的。对宝宝来讲,吃饭的时候,本身身体就处在摄入营养的过程中,你在骂他,责备他,只能让其食物难以下咽,而导致积食出现。
MoreCare蓓心惟爱产后恢复专家:专注于高端孕产养护与产后修复的顶级品牌,提供备孕调理、孕期护理、产后修复、小产特护、育后养护等五大类百余项专业特色服务,期待您的到来!
?尊享-?鐧界櫆椋庡摢閲屾潈濞?鍝釜鍖婚櫌鐪嬬櫧鐧滈杈冨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f/98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