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JAMADermatology杂志上,美国Aronica教授等报道了1例单侧踝关节星状紫癜,现介绍如下。
患者,女性,75余岁,病史包括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等,因发热、嗜睡、精神状态错乱就诊。入院后第7天,患者进展为左侧踝关节严重持续性疼痛,伴紫癜皮损。
图.患者皮损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先前,患者曾同时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因上泌尿道复发感染接受回肠膀胱术。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μL)。体格检查示,左侧踝关节内侧面多处星状紫癜斑块,伴中间松弛性大疱(图A所示),其余部位皮肤未见异常。
皮损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上皮部分坏死,伴表皮内大疱形成(图B所示),真皮层及皮下脂肪层可见纤维蛋白阻塞微小血管,血管周淋巴中性粒细胞浸润(图C所示),符合血栓现象表现。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示,二尖瓣增厚,有一2.2cmx2.7cm赘生物,左心室活动性脓肿形成,伴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细菌培养结果示摩氏摩根菌阳性。
诊断
根据组织病理学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患者确诊为脓毒性栓子
治疗及预后
静注头孢曲松钠。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严重精神错乱,MRI检查结果示双侧大脑半球和小脑出现多处急性脑梗塞,随后患者死亡。
病例学习
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约为3-9/10万人,而致死率高达22%,发病人群为65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接受过人工心脏瓣膜移植、血液透析,以及患糖尿病和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链球菌、肠球菌等。
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挑战性,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血培养阳性,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皮肤栓塞现象等。然而,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出现非典型症状,起病可作为脑膜炎、卒中、血管炎等疾病的并发症。本例中,直到患者体内感染性栓子移动到肢体远端,从而导致转移性栓塞的皮肤表现,才最终确诊。
对于评估感染性心内膜炎,仔细的皮肤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可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可提示临床诊断的常见皮损表现包括Osler结节,手掌或足底疼痛性紫癜结节;Janeway皮损,手掌或足底无痛性红斑或紫癜;血管性紫癜,常位于背部或下肢;以及结膜出血。
Servy教授等对法国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皮肤症状进行分析后得出,11.9%心内膜炎患者出现皮肤症状,常见有紫癜(8%),Osler结节(2.7%),Janeway皮损(1.6%),结膜出血(0.6%)。与未出现皮肤症状的患者相比,出现皮肤症状的患者有着更高的心外并发症发病风险,包括脑栓塞等,而皮肤紫癜则提示心内赘生物体积较大。
总的来说,本例有几点需要引起注意:
1.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出现正常二尖瓣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这在临床上并不常见。
2.摩氏摩根菌,为一类革兰氏阴性的肠杆菌科家族,常分布于人体胃肠道,引起医源性尿路感染则较为少见,而造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则更为罕见。
编辑:罗妍
白癜风传染么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7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