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小儿时期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一个最常见的症状。正常小儿的体温较成人稍高,且易波动,一般测量体温的部位有腋下(腋表)、口腔(口表)、直肠(肛表),以肛表最高、口表次之、腋温最低,差异范围在0.3℃-0.5℃,一般用腋表测到36℃-37.4℃为正常。发热的分度以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发热的原因
发热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产热过多或散热障碍所致,引起发热的原因大致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疾病
这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螺旋体及立克次体等感染引起,常见于急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结核病、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
2、非感染性疾病
常见于下列情况:
A、组织破坏或坏死。如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内出血吸收过程、血管栓塞、急性溶血、白血病等。
B、结缔组织病。常见风湿热、类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C、变态反应。应用某些药物、生物制剂,血清病、输血、输液的热原反应等。
D、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如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广泛性皮炎等。
E、体温中枢调节时常。暑热病及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损伤等。
家长如何处理
根据发病表现相应采取家庭治疗措施;一旦疑诊或确诊后,经家庭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家长应该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举动,不要只依赖体温计。新生儿尤应如此,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往往即使病得很重也不发热。但是感染还有别的征象,婴儿加入生了病,可能眼神呆滞、肤色苍白、四肢冰冷。不到3个月大的婴儿体温升到37.8℃以上、3-6个月大的婴儿体温升到38.3℃以上、6个月以上的孩子体温升到39.4℃时,医院。
假如发热伴有以下症状,医院:严重头痛或颈部僵硬、精神错乱、喉痛、咳嗽时有痰或血、容易发脾气或嗜睡、出疹或呕吐、呼吸困难、脓血便或大便带血。
家中的应急处理要做到:
1、让孩子多喝水以防止脱水。让孩子多喝水,足以使其每两小时就排出清亮的小便。
2、给患儿吃东西要适量。避免吃得太饱,也不能禁食。
3、轻轻用海绵洗擦身浴。儿童体温升到40℃以上的时候,应用海绵擦身,体温会降低,从而觉得舒服些。假如曾喂孩子吃过醋氨酚,要等30分钟到1小时后再用海绵擦身,这是为了避免孩子受寒。由于孩子吃药之后,体温已在下降了。要用温水,由于冷水会使人颤抖,体温上升。不要用酒精擦身,由于儿童的皮肤也许会吸收过量酒精,对身体有害。
4、不要惊慌失措。发热只是感染的正常反应,通常不会引起严重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发热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白癜风排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78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