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年纪轻轻却已痛风多年?反复发作,痛起来吃不下睡不着、不能走路如残废,痛不欲生?西医中医偏方……求医无数却还是反复痛风?其实,“看病百次不如跟医生深聊半小时。真正理解痛风形成的原因、治疗原则原理,从而让病人自觉的自我管理控制。”医院风湿免疫科杨岫岩教授主张。
案例:10年痛风成胖子
38岁的罗先生年纪轻轻却已有10年痛风史,尿酸长期处于~umol/L之间,“降不下来,平时一两个月就要发作一次,去年11月以来,基本每个月都有20天以上脚踝关节有疼痛感,影响走路。”罗先生很郁闷,痛风甚至让他成了家庭生活的缺席者,“全家好容易一起高高兴兴旅游或出行,我却犯了痛风,只能躺在旅馆,让老婆孩子单独溜达。不痛的时候,走远路也吃力,陪小孩上游乐园都‘拖后腿’。”而且痛风和肥胖成了恶性循环,一痛风就没法锻炼,宅在家里,身高厘米的他,体重已经多斤。
原理:祖先遗传给我们
对“肉食为主”的代谢不适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痛风是中国的罕见病。”杨岫岩是医院风湿科的“开科元老”,与痛风打交道30年,见证着我国的痛风由罕见病逐渐演变为常见病多发病。他解释,中国人祖祖辈辈以谷类食物为主,自从人类起源至今的中国人适应了以谷类食物为主的代谢习惯,到了我们这一代,尤其近20年间,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肉类成了主食。大量吃肉使得祖先遗传给我们“代谢习惯”没法适应,没能这么快跟上食物结构的“潮流”。这种代谢不适应,导致肉类蛋白中所含的高嘌呤,代谢形成的尿酸超过了身体的排泄能力,就出现了血尿酸增高。
简单的中学化学就能解释痛风的原理:血液中尿酸浓度高,超过溶液的饱和度,就析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在显微镜下可看见,那可是一根根“小银针”,细长、锋利、白色透明,“小银针”刺激关节滑膜,诱发炎症,关节就会红、肿、热、痛,这就是痛风。痛风反复发作,尿酸盐就会大量沉积,凝结成团,形成痛风石。杨岫岩说,痛风石小如芝麻,大如鸡蛋,往往经久不愈,可侵蚀骨质、关节软骨。有的老患者痛风部位的骨头,竟会被痛风石给“掏空”。
半数男白领,尿酸都偏高
单位一体检,男同事们就“哀鸿遍野”——尿酸超标!杨岫岩介绍,数据显示城市白领男性,一半的人尿酸偏高。虽然,不少人尿酸每次都偏高,但不一定会痛风,但“尿酸长期超过umol/L,1%的人会转为痛风,超过umol/L,8%会转变为痛风,超过umol/L,10%会痛风。”杨岫岩建议,“如果从来没有痛风过,尿酸umol/L多并不不建议用药,适当控制饮食就可以了,但如果超过umol/L,建议适当用药了。”
和医生“深聊”一次,有助于患者全面了解痛风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从而遵循有效的自我疾病管理。然而,和医生“深聊”估计在现行的就医模式下还难以实现,那么就让有约君来代劳吧。就连笔记有约君都帮你整理好了,请看——
已经很“忌口”了,痛风仍反复发作?
饱受痛风折磨后,许多人痛下决心,拒绝一切肉食、海鲜等,甚至完全素食。但痛风还是反复发作,不禁吐槽:为啥已经如此“忌口”还反复发作?杨岫岩解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痛风的形成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管住嘴,只能控制某一阶段的痛风发作。
痛风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
(1)高尿酸血症而无尿酸盐沉积;(2)有尿酸盐沉积但无痛风症状;(3)间歇性痛风;(4)慢性痛风。
人们只有在痛风第一阶段,即“高尿酸血症而无尿酸盐沉积”阶段,才可以通过控制饮食,使血尿酸控制在正常值上限umol/L以下,才可能起到预防痛风发作的作用。
而在后面三个阶段,因为已经有大量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腔内,此时试图通过控制饮食来降低血尿酸很困难。因为已经沉积在体内的尿酸盐就像一个“尿酸池”,可以不断地向血液中释放尿酸。此时就需要借助降尿酸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尿酸。这就是痛风病人问“我已经很严格忌口了,为什么痛风还是反复发作?”的原因所在。
忌口不如戒酒
杨岫岩认为,完全靠控制饮食来降低尿酸“性价比”不高,“饮食结构的转变有利于营养的摄入,让人们体质增强和寿命增加。而且再怎么忌口也不可能回到年代以前,每月就半斤肉、半斤油的饮食状态,没有必要,也不现实。
杨岫岩建议,痛风病人与其“戒食”不如“戒酒”。酒精对痛风的影响要大于肉类对痛风的影响,痛风病人要尽量少喝酒,特别是白酒和啤酒。红酒可以小酌一杯,但也不能饮用过量,过量的红酒对痛风病人同样有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痛风患者可以毫无节制地大口吃肉。需要适当控制肉类、内脏、贝类海鲜的摄入量。
血尿酸降到umol/L,
才不会反复发作
在血液检测中,普通男性尿酸正常范围的上限是umol/L,导致很多痛风患者就把该值作为自己降尿酸的目标,认为把尿酸降到umol/L就万事大吉。杨岫岩指出,这也是痛风患者的普遍误区。他解释,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值是umol/L左右,在umol/L这个最高正常值时,尿酸在血液中已经是处在饱和状态了。所以在痛风的系统治疗中,患者不能仅满足于降到“正常值”,而是要降到“目标值”。“近年来医学的很大进步是确定了痛风患者控制尿酸的‘目标值’。痛风病人要注意,有痛风石的,血尿酸要控制到umol/L以下;无痛风石的要控制在umol/L以下,才能有效防止痛风的复发。”
终身服药
很多痛风患者都在痛风发作时吃药,在疼痛缓解后就觉得自己“没问题”了,于是不知不觉就自行停药,直到下次发作再吃,陷入循环。或者血尿酸降下来了就停药,等到下次检查,尿酸又高了,忧心忡忡。杨岫岩提醒,痛风必须终身服药。可以根据自身的血尿酸情况调整药量。一般在降低到目标值后,可以适当减量,让血尿酸长期维持在目标值。吃药的同时,定期检查并实时了解自己的血尿酸情况,防止痛风的反复发作。
药分两类按需选择
杨岫岩教授介绍,根据降尿酸的原理不同,痛风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促尿酸排泄的药物,让尿酸通过尿液排出,如苯溴马龙。但是,肾功能不好,有肾结石的患者要慎用促进尿酸排出的药物,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在服用此类药物时,要配合吃苏打片,因为在碱性环境下,尿酸盐溶解度高,不易形成结晶。多喝水多排尿也可以减轻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晶。另一类是抑制尿酸形成的药物,这类药有2种,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别嘌呤醇价格非常便宜,降尿酸的效果也不错,但是要注意的是,2%的人在服用时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一旦出现必须及时停药,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症状,包括剥脱性皮炎和多脏器损害,甚至休克、死亡。首次服用时,一天只吃一粒,并密切观察皮肤有无不适,连续服用半个月到一个月后再逐渐提高到常规剂量。非布司他作用强,副作用小,缺点是比较昂贵。
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类药物服用。特别严重的病人,也可“双管齐下”,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怎么运动?饭后走路半小时
杨岫岩教授提醒,不少痛风患者还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富贵病,需要多运动,但是爆发式的运动可能导致痛风症状的加剧。痛风患者要注意形成持之以恒的,规律性的运动习惯。“走路是帮助代谢的最好方式”,他指出,“如果锻炼的目的是强壮身体,就白天运动;如果是以减肥、控制尿酸血糖血脂为目的的运动,则最好是晚饭后,走半小时到1小时”,速度以赴美女约会的“赶路”速度为益,“走完之后,不要再吃东西,只能喝水,不要喝饮料,不要吃有能量的东西。”因为吃进去的晚餐,睡觉之前不能基本消耗掉的话,多余的肉类蛋白质会变成氨基酸,再变成尿素氮排掉,米饭面等主食的碳水化合物,会变成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囤积在体内。
为何女性不易得痛风?
相信大家也都发现了,身边的痛风患者都是男性居多,很少见到女性患有痛风。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降尿酸作用,可促进尿酸排出体外。所以女性的痛风多发生在在绝经期之后。
文/信息时报记者蒋隽
医学指导/医院风湿免疫科杨岫岩教授
编辑/何家
图
视觉中国
了解近期热点文章
剖宫产的产后恢复,这些雷区你一定踩过
每天几个小动作,30天后可改善打鼾
减肥、少化妆、慎吃药、喝对汤……原来做对这些都能护肾
定制”完美宝宝”?名医告诉你,辅助生殖技术能帮你到哪一步
关于“肩周炎”,大部分人都理解错了……
木棉花煲汤可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但有两类人喝不得!
腰酸、坠痛、出血……这些信号可能是子宫在“呼救”
请收藏
医院20个国家重点专科大扫描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草除了能用来“灸”,原来还有这些养生妙用
全球首款老年痴呆疫苗面世?预防脑力衰退,目前还得靠这些
回复以下关键词
即可了解相关热点文章:
吃货营养课堂
素食
食品安全
汤谱
粥
补钙
补血
养生
秋燥
膏方
药膳
八段锦
天炙
药材
拔火罐
食疗
体质
腰椎管狭窄
颈椎病
骨质疏松
脱臼
食肉菌
超级细菌
淋巴瘤
口腔溃疡
伤口护理
常用药
产检
体检
医保
感冒
近视
胃炎
中风
痛风
白血病
戒烟
血压高
胃癌
肠癌
打嗝
肿瘤
乳腺癌
产检
二孩
坐月
多囊卵巢
母乳
不孕
男科
多动症
手足口病
宫颈癌疫苗
瑜伽
马拉松
更年期
老年痴呆
求医指引
名医大讲堂
脱发
备孕
急救
[近期热点活动]感动瞬间
最美笑容
也欢迎您在后台留言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我们将按需不断更新内容!么么哒~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8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