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犬巴贝斯虫病(caninebabesiosis)广泛发生于各种家畜,是经蝉传播的在家畜体内引起严重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症的一种寄生原虫病。
病原:寄生于犬的虫种是犬巴贝斯虫(Babesiacanis)、韦氏巴贝斯虫(Bvitali)和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它们单个或成对寄生于家畜红细胞内。吉氏巴贝斯虫为流行于我国的主要虫种,但其他国家则认为犬巴贝斯虫是主要病原。两者的传播媒介分别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sanguineus)和长角血蜱。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呈梨形、圆形、椭圆形或雪茄形,均为小型巴贝斯虫。
生活史:巴贝斯虫的发育需要蜱作为中间宿主。
其发育过程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裂殖生殖。巴贝斯虫的子孢子随蜱的唾液进入动物体内的红细胞内,以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形成新的裂殖子。当红细胞崩解释放出裂殖子侵入新的红细胞后,进行新的分裂繁殖。反复分裂,最终形成配子体。
②配子生殖。当蜱叮咬动物时,配子体被吸入,并在其体内发育为合子,最终转变为动合子。
③孢子生殖。动合子反复分裂形成更多的动合子,并进入蜱的唾液细胞转变为多态的孢子体。孢子体反复进行孢子生殖,最终形成具感染性的子孢子。
流行特点:本病的流行取决于病原体、传播媒介和易感动物(犬)3个方面的因素。
②与一般寄生虫病相反,对幼犬危害较轻。
②在流行区,幼犬由初乳中获得被动免疫,因此,感染后只表现出轻微的症状;此后不断受到感染,机体处于带虫免疫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偶尔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机体的应激诱发本病
③在非流行区,群体免疫水平较低,幼犬得不到初乳的保护;如果突然从流行区引入新犬,可能出现暴发性流行。
症状:当犬由非疫区进入疫区时常出现最急性型的病例,多在1~2天内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
大部分呈慢性经过,病初精神沉郁,喜卧怠动,活动时身躯摇晃,常出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症状。其他的症状还有消瘦、腹水、支气管炎、出血性紫斑和肌肉疼痛。
诊断:
①先了解疫情。本病在当地的流行情况,有无传播本病的蜱,病犬是否刚由非疫区到疫区等流行病学资料。
②床症状。在发病季节,病犬出现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临床症状。
③血液检查,在血涂片中发现红细胞内的虫体即可确诊
治疗:本病可用以下特效药治疗:
①硫酸喹啉脲。剂量为0.5mg/kg,皮下或肌肉注射,有时隔日重复注射1次。对早期急性病例疗效显著。如出现副作用,则将剂量减至0.3mg/kg,多次低剂量给药。
②三氮咪。剂量为11mg/kg,1%溶液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间隔5d再用1次
④咪唑苯脲。剂量为5mg/kg,10%溶液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间隔24h,再用1次。
在应用特效药治疗的同时,应针对机体的相应症状,对症治疗。
(治疗用药时尽量咨询兽医师使用剂量调整,不建议个人私自用药,本方案并非唯一治疗方案,属于参考文献)
预防:
1.首先应该灭蜱。根据蜱的活动规律,进行有计划的灭蜱工作,消灭犬体犬舍以及运动场上的蜱
2.非流行季节引进或调运犬,在大调入和调出前对其做药物处理。
3.从非流行区向流行区调运犬时,应用特效药进行药物预防
本文参考文献:《犬猫内科学》;《默克尔临床兽医手册》;《兽医微生物学》;《犬猫疾病学》;《硕腾寄生虫手册》;
阿福蒙先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jc/990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