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很I高I兴I你I能I来
获I取I医I学I知I识
更I欣I慰I你I健I康
成I就I健I康I人I生
?
生命的时钟从不会往回拨,
只会滴答滴答地向前转动。
文/杜捷夫
钟南山院士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发表文章提到“近五成新冠肺炎患者就诊时尚未发热”说明了什么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目前已有5.2万治愈患者出院,占累计确诊病例的63.1%。战疫情已显现胜利的曙光了,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详见:新冠病毒疫情的拐点就在眼前)当前人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提升治疗水平、不断提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年2月28日,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等参与的从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家医院中提取了例(截至1月29日)经实验室确认的新冠肺炎患者数据的“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临床特征”研究,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
论文表示,通常我们认为患者应该最常见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但分析发现入院时发热这类患者的比例为43.8%。研究论文指出,患者通常无发热表现,许多患者没有异常的影像学表现。初次就诊时,17.9%的非重症患者未发现影像学或CT异常,2.9%的重症患者未发现影像学异常。论文数据表明,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
这篇重磅文章进一步说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存在着“无症状感染者”!(详见:“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存在吗?我们怎么办?”)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提出,“不必恐慌!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现象虽然存在,但所占的比例非常低,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还是那些出现症状的患者“。
冠状病毒首先进入呼吸道,然后通过黏膜,最后进入血液,随后病毒不断地繁殖,蔓延全身,引起免疫反应以后导致炎症,这时就会出现各种症状。这个过程可能不是一两天就反应出来的,这个无症状期也叫做潜伏期,实际上此时患者已经有了传染性。因此在当前疫情期间,必须要了解患者是否来自疫情区,或是否接触了来自疫情区的人。如果有,我们在对他进行密切观察的时候,也要按照常规去做核酸检测,不能单纯的只是隔离。(详见:“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存在吗?我们怎么办?”)
虽然有零星报道提到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最小年龄为7个月,这篇重磅论文的数据显示患者的中位数年龄是47岁,小于15岁的少年仅占发病人群的0.9%。
提示中老年人(尤其是中年人)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这一数据或许与人到中年,平素家庭负担与精神压力大,自身免疫力变弱,中年人群开始易感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此类人感染病毒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此次疫情也提示中年人平时增强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
对于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人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比如:对于艾滋病的抗病毒鸡尾酒疗法(进攻型)就极大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改善了生活质量;对于丙肝病毒,盐酸达拉他韦片和阿舒瑞韦软胶囊的上市,使人类对于丙肝治疗的有效率提高到90%以上,但是对于急性爆发性的病毒感染疾病,我们需要迅速将这种急性爆发性疫情控制住!其实我们只要记住传染病传播的3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切断任一条件我们均可有效地控制住传染病。
因为我们对新冠病毒感染还不是足够的认识,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我们根本不可能立即就找到“安全、有效的特效药”,但我们可以针对病毒导致组织器官衰竭的机制,早期通过抑制炎症瀑布发生,减轻组织器官的损伤,让患者活下来,再通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帮助患者一起消灭病毒。
我们要相信人体也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只要我们早发现、早干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实际上,钟南山院士团队的这篇文章发现,新冠病毒死亡率是1.4%,由于部分轻症且未就医的病例没有纳入此次研究分析,实际病死率可能会更低。
总的来说,疫情整体呈向好趋势发展,但近期工厂、监狱等相对人员密集封闭空间的多起聚集性疫情引发各界担忧,由中国境外回国致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几乎是境内的9倍,要防止疫情“倒灌”,疫情防控还不能放松!
还是那句话,无症状并不意味着不会传染。但不必恐慌,要坚决执行目前的防控措施:不去人员密集场所,戴口罩,勤洗手(详见:戴口罩、勤洗手,我们需要了解病毒在衣服袖子和电梯按钮上能活多久)。
战疫情我们在一起!希望疫情早日终结!
推荐阅读:
戴口罩、勤洗手,我们需要了解病毒在衣服袖子和电梯按钮上能活多久
转发帮助更多人丨开工上班了,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怎样保护好自己?
新冠病毒疫情的拐点就在眼前
,血压偏
注:内容为原创想法,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数据引自网络
文字/杜捷夫
排版/Lily
图片/源于网络
THEEND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jc/99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