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保障安全。
最近,巴基斯坦一座拥有20万人口的小镇拉托德罗(Ratodero)爆发艾滋病疫情。已经有约名居民艾滋病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中约名为儿童,年龄均小于12岁。
卫生官员称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还会高很多,因为目前接受检查的还只是小镇的一部分人口。
目前这次疫情爆发的原因被归咎于当地一名儿科医生,该医生被指控重复使用污染的针筒。他服务的都是最穷困的家庭,一次门诊仅收费20美分,这对于小镇大部分月收入只有60美元的父母来说,是当地最廉价的就医选择。
该医生已经被羁押,但他坚称自己无罪,并否认重复使用针筒。然而,曾在他诊所就医过的杰巴尼(ImtiazJalbani)的6个孩子,已经有4名被确诊感染艾滋病,其中只有14个月大的丽达(Rida)和3岁大的萨米那(Sameena),已经去世。
部分感染居民已经被隔离,当地妇女儿童也开始接受艾滋病疫情的普及。巴基斯坦政府目前已经关停了部分非法血库。(以上内容来源于医学猫)
附:
7个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ARY-GK-重症医学科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讲究个人卫生,勤沐浴、理发、修剪指甲,进入工作区要穿戴好工作衣帽及工作鞋,衣着整洁规范,不得将工作服穿至餐厅、会场等公共场所。
2.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污染物品后,进入和离开重症医学科时,均要用肥皂、流水搓洗双手至少15秒钟。
3.凡施行有可能直接接触血液和其他感染性体液的操作,均要戴手套。不可用手直接取下污染针头。凡预计在操作时可能有血液、体液溅出,操作者要戴防护眼镜。
4.重症医学科空气采用新风及洁净瓶净化,要定期进行效果检测,并根据检测效果及时更换各级过滤材料,保证空气质量达标。
5.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3次,每次消毒1小时。细菌培养每月1次。每季度测试1次紫外线照射强度并登记。
6.重症医学科设感染监测员,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配置各种消毒液均要用量器,各种消毒浸泡方法正确,定期监测消毒液的浓度及消毒效果。
7.每日用湿式清洁法清洁地面,当有液体、粪便及体液污染时,应先用消毒剂规范处理后再擦拭。收住高危患者和感染患者时,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地面及各类物体表面。
8.有菌物品与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记明显,消毒物品有消毒日期,无过期物。
9.治疗盘、车每日用消毒水抹洗1次,运送患者的推车每周清洗消毒1次。
10.治疗台及家具每班用消毒液抹1次,地板用消毒液拖抹1次。
11.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内水及输氧装置、吸痰盘、吸痰装置。
12.碘酒、乙醇瓶、无菌容器及持物钳每周更换并灭菌2次。
13.血压计袖带、听诊器每周消毒处理2次无污迹。对实施床单位隔离的患者应固定使用,患者离室后进行终末消毒。
14.有专用的卫生工具,放固定位置,污物桶、垃圾桶应及时倾倒,每日消毒。
15.接触患者的物品均要按消毒—清洗—消毒或灭菌的程序处理,污染衣应集中放于指定地点,按时送洗不得在病室内清点。
16.患者入室后,视病情进行卫生管理,更换病员服。特殊感染患者,床旁设明显标记,按规定进行隔离。
17.患者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和体液等应先行消毒处理后方可倾倒。
18.有传染患者时备隔离衣及泡手消毒液,有隔离标志,传染患者的排泄物及用品应进行消毒处理,转科死亡时应进行终末消毒。隔离患者的被服单独放入双层黄色口袋并注明"隔离"字样。
19.患者转出、死亡后做好终末料理,整理床单位。
//ARY-GK-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分娩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每周大扫除,室内、用具、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品表面,每月作细菌监测,并记录。
2.每日通风2次,每日循环风消毒室内空气3次,每次2小时。
3.每日用mg/L含氯消毒剂浸湿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每班用浸有消毒液拖把擦地面l~2次。
4.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识。
5.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
6.无菌容器按照院感规范要求进行清洗、更换、使用。
7.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应及时处理、更换、消毒。
//ARY-GK-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1.成立消毒隔离质量监控小组,定期检查和制定有关预防感染的措施,专人负责感染监控、评价、资料储存和信息上报工作。
2.严格按照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要求进行管理。新生儿病房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新生儿病室、隔离室、配奶室、沐浴室、治疗室等,严格管理。
3.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床间距不少于1m,NICU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一般新生儿床位的2倍。
4.病房入口处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不准带入私人用品,非本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5.保持室内清洁、整齐、舒适、安静,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温度保持在24~26℃,相对温度55~65%,使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室内拖把、抹布分室使用,每天用mg/L含氯消毒剂拖地2次,擦试台面2次。
6.每月进行空气、物表、无菌物品和手的采样培养,细菌菌落总数要求达到Ⅱ类卫生标准。
7.病儿入院时必须进行沐浴、更衣等卫生处置,病儿按感染、非感染严格分开放置,进行各类治疗、护理、检查时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要求。
8.使用氧气者每3天更换一次吸氧装置;使用暖箱者每天用mg/L含氯消毒剂擦洗暖箱一次,每天浸泡水槽后更换灭菌注射用水,每周或出箱更换暖箱一次,进行终末处理,蓝光箱每次使用后用mg/L含氯消毒剂擦洗备用。
9.保持室内各种抢救和治疗仪器的清洁完好,要求定位放置、专人保管、定时检查、消毒、维修、保养,呼吸机、CPAP等各种管路使用后及时用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干燥后送供应室灭菌处理后妥善保管,备用。
10.新生儿使用一次性奶瓶,使用的毛巾、衣物,浴巾等,一用一换,清洗干燥后送供应室灭菌备用;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单、被套等,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患儿使用的眼药水、膏应固定使用;使用一次性纸尿裤。
11.其他用品及物体表面,包括治疗台、治疗车、操作台面等,每天清洁擦拭一次,有污染及时清洁,电话机、电脑键盘、鼠标等,定时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12.发现特殊及不明原因感染的患儿,要实行单间隔离,并做标示,专人护理,采用消毒隔离措施。若发生三例或三例以上出现相同症状(如发热、腹泻等)的患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并配合感控科做好调查处置等相关工作。
13.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有皮肤化脓,各型肝炎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应暂行调离岗位。
14.严格探视制度。特殊情况需要入室时必须按入室管理要求进行,有感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入室。
1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洗手指征,严防交叉感染。
16.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规范处理;锐器置于锐器盒内,达到3/4满时,扎紧袋口或密封盒盖,专人密封收集运送。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ARY-GK-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保洁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帽子及M95口罩。离开发热门诊应脱掉隔离衣、手套、帽子及M95口罩。
2、诊治每一个患者后,处置垃圾、痰液、排泄物后,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均应用流动水洗手,时间不少于60秒,洗手装置为非接触式。
3、各诊室及检查室门口放置脚垫,用有效氯mg/L消毒液浸湿并要求保持其湿度和浓度。
4、桌面、地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用gm/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两次,污染时随时消毒,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两次,每次1小时,并做好记录。
5、拖布、抹布使用后应先用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
6、痰液、排泄物用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1小时,倒入专用厕所,痰盂、污物桶需配盖。
7、生活垃圾和一次性医疗用品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用黄色双袋密封,与医废回收人员称重交接签字,运往医废暂存处。污染被服黄色双袋运送至洗衣房先消毒后清洗。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必须用有效氯mg/L消毒液浸泡消毒,或送至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ARY-GK-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2、肠道门诊医务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检查和护理患者时须戴外科口罩。
3、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接诊处理完患者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检查每一患者前后都必须进行手卫生。
4、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如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每日2次(如用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抹布用后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备用),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5、地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mg/L含氯消毒剂拖地一次,未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有可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用mg/L含氯消毒剂喷洒作用30分钟后擦拭,再湿式清扫。拖把用后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6、便器用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7、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在诊室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使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小时。
8、对患者的污水、污物经二次消毒后排放。若有周围环境或物品被污染,均必须严格消毒。
9、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双层闭封包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ARY-GK-病理科消毒与核查制度//
1.科室布局合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划分明确,有缓冲区。未固定病理标本取材应按照"P2"级实验室要求设计和操作,并设置单独的洗手池、洗眼器等设备。各区拖布应标示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2.室内污染区应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空气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1~2次,每次30分钟,有记录。物体表面、工作台、地面、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等可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有记录。
3.上班时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外出等应脱去工作服。
4.工作服、手术衣要定期清洗、消毒,处理标本器具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消毒。
5.大体标本检查室、尸检室和大体标本检查台、尸检台需定期进行紫外线及消毒液消毒,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6.临床送检标本应入10%中性福尔马林液中浸泡固定。传染性标本更应注意消毒,以防污染外环境。固定液不少于标本体积的7-10倍。
7.处理标本时要穿手术衣,带帽子及鞋套等。处理后及时沐浴,注意自身安全保护。
8.传染患者尸体或烈性传染患者尸体解剖时应严格进行消毒和处理。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水隔离衣。尸检后要彻底进行终末消毒。
9.病理标本和尸检后组织器官及其他废弃物应放入专用不透水密闭容器或专用塑料袋内,按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
10.值班技术员应每天对消毒情况进行核查,并签名确认。
//ARY-GK-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2、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内环境进行微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4、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所有冷藏及冷冻设备都不可放置私人物品。
6、血液在送出之前,必须检查确实未受细菌污染,所有血液或血液成分受到污染时要全部废弃。
7、任何怀疑输血造成的菌血症,必须保留血液做细菌培养,而注射器及管道接头亦要做细菌培养。
8、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由专人统一回收集中焚烧处置。
封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来源: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jc/98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