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你知多少?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特别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这些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等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传染性极强,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及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
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发热4天左右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出疹顺序为耳后、颈部,而后躯干,最后遍及四肢手和足。退疹后皮肤脱屑并有色素沉着。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及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接种2针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10-14天。
易感人群: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如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食品,与诺如病毒的感染者分享食物、共用餐具等。
主要症状:
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症状完全消失后才可回校。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或无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易感人群: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成年人较为易感,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
预防措施:
尽量少去人多、封闭性强的地方,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春季是传染病易发季节,但学生与家长若能做到以下方面,定能让细菌病毒远离我们!
学生要做到:
一、要勤洗手,饭前、便后、回到学校时、放学回到家都要洗手,以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不能用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代替洗手;
二、要及时主动向教师报告身体状况,一旦有发烧、长红疹、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汇报班主任或授课教师;
三、要增强防传染病意识,配合校医和学校教师做好自我隔离,避免传染其他同学;
四、要放宽心情,不要过于担心,应充分休息、清淡饮食,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家长要做到:
一、要了解传染病相关防控知识,能以正确方法处置呕吐物及对污染区域消毒;
二、要配合学校,及时从学校接走患病的孩子,并及时就医,遵照医嘱,做好对症护理并且密切观察;
三、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必要时佩戴好口罩;
四、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烹饪食物应煮熟煮透,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五、要做好居家环境通风、清洁和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南海中心小学
同沐阳光追逐梦想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hl/98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