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医生个人信息 http://pf.39.net/bdfyy/
1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基层代表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春节临近
更需做好农村地区
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01:20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农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关口,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我国农村地域广、人口多、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地区医疗机构支持;照顾好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做好健康监测,畅通转诊绿色通道;提供便利服务,加快推进农村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构筑基层保健康防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已向各地派出15个指导组
为保障“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及配套措施1月8日顺利实施,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向全国各地派出了15个指导组,督促指导做好准备工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农村疫情防控好的经验做法,有的强化分级诊疗,有的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的加强重点人群摸底和服务保障。对于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国家卫健委将进一步推广。
“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
确保农村地区做到“关口前移”
02:30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在会上介绍,农村地区要做到“关口前移”,核心是落实“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
具体来说,“早发现”主要是加强对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一对一包保联系,每周联系服务不少于2次,发现问题及早处置;“早识别”主要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对可能出现的基础病并发症、重症风险苗头和倾向性症状及时识别出来(如持续发热、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等),及时给予指导和转诊。“早干预”主要是在基层机构配备氧气袋、氧气瓶和制氧机以及便携式血氧监测等设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迅速给予吸氧和药物治疗,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转诊。“早转诊”主要通过扩充院前急救转运能力、畅通转诊绿色通道等方式保障。此外,国家卫健委还通过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加快中医药配备和使用、落实医联体(医共体)下沉巡诊、人员派驻、远程诊疗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及时防止轻症病人向重型、危重型发展。
全国98.7%乡镇已设置发热诊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会上介绍,目前,全国98.7%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设了发热诊室,基层发热门诊诊疗量占比超过全国发热门诊的60%以上。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医院、医院医院转诊,充分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要求五级书记要像抓脱贫攻坚一样
抓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
01:52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介绍,《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要求五级书记要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同时还细化要求要建立包保制度,省统筹、市调度,县、乡、村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
为了落实落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这些责任,《工作方案》分别明确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的具体要求,其中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的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根据疫情形势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来制定政策措施。市级党委和政府负责本区域内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督促检查。县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来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特别是要抓紧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中的短板和弱项。乡镇、村就是具体要落实好疫情防控中的组织、动员、协调、宣传、引导等等责任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能够进村入户。《工作方案》还特别强调要强化责任追究,对工作不利、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多方面确保偏远农村感染者
高效有序转运、收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介绍,为了确保偏远农村感染者高效有序转运、收治,国家卫健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加强重点人员日常联系和指导。国家卫健委组织开展了重点人群摸排,并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通过包片(村)、包户、包人等方式,成立了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包保团队。包保团队利用云服务、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z/99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