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份开始,深圳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迅速增高至20%以上,跟全省一样,以“甲3型”,即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6月8日至14日,深圳平均个门诊病例中,有5个是发热超过38℃、伴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表现的病人。其中,48%是0-14岁的儿童。
6月4日至今,全市发热门诊明显“火爆”起来,加上全市出现本土新冠病例,患者、医护人员都“难上加难”。
6月21日,深圳市卫健委拿出6条紧急措施,缓解发热门诊“就诊难”。无新冠流行病学史的流感患儿不用等核酸结果就可“走人”。
1
无新冠流行病学史的流感患儿
不用等核酸结果就可“走人”
对发热门诊就诊人员,实行分类处理。
01
无新冠流行病学史的儿童患者
无新冠流行病学史的儿童患者,就诊时需进行新冠核酸采样,就诊完成后无需等待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即可返回居家观察,返回过程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具之前避免外出活动。
02
其他类别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
其他类别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就诊完成后,需要等待新冠核酸检测报告出具后方可离开。
2
医院在普通门诊
开设“儿童流感复诊专区”
各医院结合实际,可在普通儿科或内科门诊等区域,增设儿童流感复诊专区,诊治无新冠流行病学史的流感复诊患儿,复诊接受采样后,无需等待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即可离开。
3
发热门诊紧急“加人手”
必要时全院支援
医院增加发热门诊、门急诊等人力,优化就诊流程,合理调整排班,提高发热门诊、急诊(急诊儿科)等接诊能力,提供24小时诊疗服务;
当发热门诊候诊患者超过预警值时,启动相关预案,全院范围内抽调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
4
发热门诊、门急诊
加强通风消毒
各医院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和门急诊的院感防控;优化候诊环境,增加人文关怀,现场预检分诊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提高优先就诊等级;
将新冠核酸采样、血常规检验环节前置安排,减少患者等待检查结果时间,合理分流,避免人员聚集;
近期每天对发热门诊和门急诊进行通风消毒和环境采样新冠监测。
5
社康中心
尽快增设发热诊室
各区加速推进有条件的社康中心尽快增设发热诊室,最大限度将无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分流,避免发医院的发热门诊。
6
成立儿童流感救治专家组
深圳市卫医院牵头的季节性流感儿童病例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全市季节性流感儿童病例医疗救治的指导、会诊和培训等任务,24小时接受各区、各医院的会诊邀请及救治对接安排。
与此同时,各区、各医院也设立由感染性疾病、呼吸、重症医学、儿科、护理、院感、临床检验、医学影像、中医等专家组成的季节性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
来源
深圳卫健委
编辑
邹振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z/99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