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气出现变化的时候,因各人的体质不同,一些人可能会感冒,出现一些体温的变化。在身体不适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那么,人的基础体温是多少呢?体温过低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基础体温是多少
许多人都以为正常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但事实上,体温在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不一样,并且每天的早晚也不一样。那么正常的基础体温是多少呢?
正常体温:体温的正常值是一个范围,口腔舌下温度为37.0(范围在36.3到37.2),直肠温度为36.5到37.7(比口腔温度高0.3到0.5),腋下温度为36.0到37.0(比口腔温度低0.3到0.5)。
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年龄、昼夜、性别和情绪等因素变化而出现正常波动。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儿童由于代谢率增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体温在正常范围的低值。
正常人清晨2到6时体温最低,下午2到8时体温最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平均数上下0.5。女性较男性稍高。运动、沐浴、进食、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均可出现体温一时性增高。安静、睡眠、饥饿、服用镇静药后可使体温下降。
此外,男性和女性的体温也不同,一般女性的体温比男性大约高0.3℃。并且女性的体温还和月经有关系。因此,人的体温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并不是恒定不变,一般,37.7度属于低烧了。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0℃~37.30℃),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
体温过低的危害
大脑老化
体温调节功能下降,不能及时下达抵御寒冷的命令。
消化系统老化
会导致人的胃口变差,饭量跟着减少,消化和吸收功能也不好,使得机体代谢产热少,难以满足热量的需求。
皮肤老化
对外界气温和冷热变化的感知能力减退,皮下血管硬化使收缩力变差,热量散发过多而导致体温降低,尤其是体温低于35℃时,患者意识模糊,思维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呼吸心跳减慢,此时若不及时采取升温保暖等措施,极易造成心跳骤停而猝死。
体温过低怎么办
寒从脚下起
鞋的材料要选通气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胶与塑料鞋,脚在出汗以后,易发生冻伤。硬而紧的鞋子妨碍脚部的血液循环,也易发生冻伤。当脚趾有麻木感时,可作踏步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着装保暖
防寒服隔热值高、携带方便,既能防风,又能防水,是一种理想的防寒用具。因此,在寒冷的地方,穿着保暖是很重要的。
补充能量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就必然代谢增加,体力消耗增多,只有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取量才能满足人体需要。因而高热量的蛋白质、脂肪类的食物应该比平常增加。酒精和水不能产热,寒冷时绝对不要饮酒,饮酒虽然暂时可以造成身体发热的感觉,但实际上酒精使血管膨胀,增加了身体的散热,导致体力衰弱。
体外加热
体温过低加重时,身体就难以再次自我加热,因此须从体外加热。如进行体外快速加热会促使冰冷的血液流人体内,进一步加重病情。可将热体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胃部,腋窝,后颈,腕部,裆部,这些部位血流接近体表,可以携带热量进人体内。
总结:本文为大家介绍了人的基础体温,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自己的身体都更加了解了。此外,文中还为大家讲述了一些体温过低的危害和对付措施,仅供大家参考,如果有这种情况的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9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