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护理常识:宝宝发烧了,妈妈别担心!
发烧常识
发烧的定义: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腋窝温度在37.2以上即称为发热。
发热的分度: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4℃为高热、40.5℃以上为超高热;米卡贴心提示:发烧超过39度时,请及时就医。
常见病症分析判断:
发热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能够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怎样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呢?
首先,6个月以内的小儿发热,一般多考虑呼吸系统感染;6个月以上的小儿发热,除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外,消化系统感染也很多;其次在冬春季节,应注意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在夏秋季节则应多考虑肠道疾病。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再来看一些容易个引发烧的常见病症:
1.皮疹,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如发现疱疹应考虑水痘;
2.咽部充血发红、扁桃体肿大,用手可触及,应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3.如口腔粘膜有斑点,似溃疡状,应注意麻疹;
4.如呼吸时出现气粗且有杂音,嗓子似有痰的症状,一般是急性支气管炎的体征;
小贴士
1.体温超38.5℃才用退热药。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比如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引发贫血、损害肝脏和肾脏,有的还可引起过敏反应,起皮疹;
2.使用退热药物要慎重,如果连续用了一天体温仍上升,要迅速就医;
3.退烧药一次性也不可用量过大,应严格按孩子的体重或年龄服用。
家庭护理法
1.休息:小儿发热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应安静、温度适中(18℃~25℃)、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时为孩子更换干净衣服,并用温水擦洗。
2.喝水: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发汗。
3.饮食:小儿发热的饮食应以供给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为原则。饮食应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虽然降温速度较慢,但对孩子的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较安全的降温方法。
小编教你物理降温两则:
方法一:用温水(温度大概在38℃~41℃)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多擦几下,以微红为适度。这样,水的蒸发可带走大量的热,起到降温的作用。
方法二:将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脑门上,可降低脑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
、
药物降温
临床上一般是孩子体温在38.5度才服用退热药。为帮助各位家长做好退热药的“选择题”,小编对临床常用的几种退热药作一下介绍:
常用退烧药
1.扑热息痛,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2.布洛芬: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儿科专家认为,本品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等。
药物降温
常用退烧药在选择上也需要谨慎,除了上述介绍的两咱比较适用的退烧药,还有很多退烧药是需要慎用的,一旦误服,也会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需慎用的两种退热药物
1.复方氨基比林:又叫安痛定,该药是注射剂,该药中含有的氨基比林可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对某些患儿来说,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皮疹等副作用。
2.安乃近: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致死性粒细胞缺乏为其最严重副作用。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zl/97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