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通过前两篇《润百科》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产生原理
以及“§哪些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
并且我们也为大家总结了几条
“§为地球降温的手段”。
那么,
有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地球温度?
多少算正常?
多少算发烧?
降低或升高多少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带着这些疑问,
小润带你一起来探索吧。
+2℃,发烧红线
说起发烧发热,小润不得不想起最近贻害全球的新冠疫情,其中一个主要症状便是发烧。我们都知道人体的正常体温大致介于36.2℃~37.2℃之间,超过37.5℃算发烧。37.5℃~38.5℃属低烧,超过38.5为高烧。
概括一下,会发现,升1℃即有发烧倾向,升2℃即为高烧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那地球也是这样吗?
地球升温红线—《巴黎协定》
要谈及各国政府应对温室效应上线的划定,我们就不得不说说《巴黎协定》这一重要公约。
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北部市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召开,,全世界近个缔约方共同签署了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这是第一份具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为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安排。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巴黎协定》确定了一个大的长期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
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温度升高上线也是2℃。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以2℃为最大控制线呢,它们确定的根据在哪里呢?”
2℃控制线的科学根据
要想了解2℃的制订根据,我们就需要先了解地球的“冰期”与“间冰期”。
地质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地球气候从古到今一直处在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地质学家把气候寒冷的时期称为“冰期”,而两个冰期之间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称为“间冰期”。
而距离我们最近的冰期是至万年前的第四纪大冰期。本来按照之前的冰期规律,第四纪大冰期会存续千万年以上,但是由于人类的燃烧和砍伐,特别是后期的工业大发展,迅速升高了地球平均气温。气候周期中人类因素的加入,也改变了地球的气候变化模型,地球迅速进入了新的“间冰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年,GermanAdvisoryCouncilonGlobalChange(德国全球变化咨询委员会)的报告研究发现:地球上一个冰期的平均温度是10.4℃(温度下限),而上一个间冰期的平均温度是16.1℃(温度上限)。那么如果气温超过了这个范围(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都会对当下的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一范围扩大0.5℃作为能够的承受的极限,得到9.9~16.6℃的取值范围。
年的全球平均温度是15.3℃,由此计算出地球最大能承受的升温就是1.3℃,再加上著名的南极Vostok冰芯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十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尺度内,高于年气温2℃以上的事件还是极为罕见的,而年到年全球平均升温0.7℃,由此得出相比于年全球升温最高可承受温度为2℃,这也是科学方面对于2℃设定的由来。
那除了计算数据依据外,2℃“气候红线”的制定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
2℃温升有多可怕
除了计算数据外,科学家们还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评估,Parry和Hare等在1年和年的研究显示:
如果增温超过1.5℃,就会造成严重的供水短缺。一旦增温超过2℃,那么可能出现大面积的物种灭绝,饥饿和水短缺的风险也会大幅增加。
此外,若全球变暖2℃,人类和自然将会面临广泛而严重的影响。地球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将长期暴露在酷暑中,并导致健康问题以及更多因高温引发的死亡。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温水珊瑚礁都将被摧毁,北极海冰每十年至少会在一整个夏天内完全融化一次,对在这片区域冰面上所繁衍生息的野生动物和社区将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同时不排除可能引发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产生不可逆转损失,导致未来几个世纪海平面上升几米的可能性。
知道了+2℃的危害,但我们无法组织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的进程,我们有没有一个比较折中的升温限制呢?
+1.5℃VS+2℃
当全球变暖达到1.5℃时,其影响虽严重,但不至于像上面所提的如此极端。相比较于上升2℃,上升1.5℃造成的食物和水的短缺风险,经济增长的风险,物种灭绝的风险都会相对降低。
举个例子:
全球升温1.5℃会摧毁至少70%的珊瑚礁,但是如果升温2℃,超过99%的珊瑚礁都会死亡。
重点在于,1.5℃温升比2℃温升,能降低许多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风险,可以减轻陆地、淡水和沿岸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保护它们为人类服务的功能。
然而,对于经济基础薄弱,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的沿海和小岛屿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即使是升高1.5℃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仍然很大。温升2℃甚至更高,所带来的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风险将更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温升就像弹簧,1.5℃或许还有机会复原,弹簧还可以是弹簧,2℃的时候整个弹簧料将失去弹性,弹簧就变成了一段弯弯曲曲的铁丝,这也就是不可逆风险带来的最大危害。
其实,关于到底是把红线划在1.5℃还是2℃,从年开始便有不同意见,特别是小岛屿国家,只是迫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压力,2℃成了全世界的一次彼此妥协。
想了解更多有关气候的协定、协议和公约吗?
或者说,想看看各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做了哪些努力?
就让小润在后面的几期里,为您娓娓道来吧。
记得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9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