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定西日报
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可以根据情况合理选择口罩类型。
1.一次性医用口罩
名称上没有“防护”“外科”字样的医用口罩都是普通级别的医用口罩。适用范围:普通医疗环境,可以防细菌、口腔喷出污染物、鼻腔呼出污染物等。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要求细菌过滤效率(BFE)≥95%,颗粒过滤效率(PFE)不作要求。推荐公众日常使用。
2.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适用范围:临床有创操作,可以防体液、颗粒物、病原体微生物等。
医用外科口罩要求细菌过滤效率(BFE)≥95%,颗粒过滤效率(PFE)≥30%。推荐公众包括疑似患者、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医疗机构一般接触人员在岗期间佩戴。
3.医用防护口罩
最常见的是N95口罩。
N95并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在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部分品牌口罩包装注明的“细菌过滤≥95%”并不等于“N95防护级别”。此外,并没有所谓的3M标准口罩,3M只是一个口罩品牌,并不是所有的3M口罩都能达到N95防护级别。
适用范围:医疗工作环境,可以防颗粒物,血液、体液、分泌物、飞沫等。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用防护人员,以及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转移使用。
(本栏目内容由市疾控中心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9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