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m.39.net/pf/a_4698007.html
年10月20日,医院医院感染病科收治了一位77岁的发热女性患者,作为感染病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热司空见惯,但这位患者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些许的不同寻常。首先我们看看患者的基本情况。
1入院情况
患者于年10月1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发热,乏力纳差,精神萎靡,体温最高39.5℃,伴左腹部疼痛、寒战出汗,咳嗽咳痰(痰量多,呈白色粘稠状),尿痛、腹胀等。既往50年前曾患肺结核,有高血压20余年,10年前曾患脑梗死,2年前体检发现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在入院前已经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其中10月12日至10月14日:头孢哌酮+奥硝唑氯化钠,10月15日至10月17日:克林霉素+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月18日至10月20日:美罗培南+莫西沙星。尽管抗菌药物不断升级,但抗感染治疗效果差,体温持续高热,因发热原因不明,转入感染病科。
已经使用了这么多这么强的抗生素,依然没有控制住体温,持续高热在39℃以上,患者年龄大,基础病多,一般状况差,摆在我们感染病科医生面前的是一个相对疑难的高龄发热待查病人。然而化验及检查结果回报后病情比表面看起来更复杂了。
2查找病因
入院检查尿液培养可见白色念珠菌,真菌感染证据是有了,然而化验却提示感染指标并不高,降钙素原正常(0.29ng/ml),C反应蛋白仅轻度增高(44.07mg/L)明显和感染不符,而另外一些检查结果也在释放异常危险的信号。1、查体脾大,肋下4cm,CT提示脾大、脾梗塞,多浆膜腔积液;2、尿蛋白阳性;3、血常规提示患者有中度贫血,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入院58×10^9/L,最低降至37×10^9/L)。究竟患者患的是什么病呢?
图1:患者腹部CT提示“脾大,脾梗死”
王艳主任查房指出:1、患者生活在农村,是昔阳县人,布氏杆菌、杜氏利什曼原虫、EB病毒等感染均可引起发热伴脾大,甚至血小板减少,尽快完善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骨髓穿刺涂片查找杜氏小体,行血EB病毒RCR检查;2、患者发热38.5℃以上超过1周,伴脾大,血液系统多系减低,不除外噬血细胞综合征及淋巴瘤等,速行骨髓检查,查找有无噬血细胞及异常造血细胞,行铁蛋白化验,完善NK细胞活性及可溶性CD-25抗原检测;3、患者老年女性,发热,伴多浆膜腔积液及尿蛋白阳性,不除外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进一步送检风湿免疫系列检查(抗核抗体、抗ENA多肽酶谱、狼疮系列、类风湿4项)等排除。
很快,各项结果回报:风湿免疫系列检查阴性,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阴性,然而铁蛋白ng/mL,噬血细胞综合征疑似程度随即上升,我们迅速与骨髓室联系提前看片,很快在骨髓片中找见了噬血细胞,至此噬血细胞综合征确诊证据达到5条,诊断明晰。感染病科随即给予相关治疗,包括大剂量地塞米松注射液及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患者体温很快控制正常,而随后回报的NK细胞活性14.27%↓,sCDpg/ml↑也进一步印证了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请淋巴肿瘤科侯淑玲主任会诊后转往该科进一步诊治。感染病科在紧凑的3天之内确诊并治疗了噬血细胞综合征这一罕见疾病,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命时间。而具体产生噬血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淋巴肿瘤科的同志们继续查找。
图2:患者骨髓涂片可见“噬血细胞”
3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一:什么是噬血细胞综合征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单核巨噬系统反应性增生的组织细胞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主要是由于细胞毒杀伤细胞(CTL)及NK细胞功能缺陷导致抗原清除障碍,单核巨噬系统接受持续抗原刺激而过度活化增殖,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脾大、全血细胞减少、高甘油三酯、低纤维蛋白原、高血清铁蛋白,并可在骨髓、脾脏或淋巴结活检中发现噬血现象。部分患者可有皮疹、肝功能受损及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
诊断标准:8条具备5条即可确诊(1.发热;2.脾大;3.血象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有2系以上的减低;4.高甘油三脂血症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5.骨髓、淋巴结、肝、脾组织检查中可见到噬血现象;6.高铁蛋白血症;7.NK细胞活性减低;8.可溶性CD-25抗原升高)。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遗传性)及继发性。前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存在明确基因缺陷或家族史。后者可由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最常见的是EB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立克次体等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肿瘤,其中最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例如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等多种因素引起。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病率百万分之一,起病急、疾病进展迅速、虽然目前国际国内具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但由于社会对该病的认知度的缺失,基层医生及非专业医生对该病认识的不足,往往使一部分病例在发病早期不能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导致患者的快速死亡。因此,快速识别并诊断治疗是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键。
知识链接二:常见发热伴脾大的疾病有哪些?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该名患者除发热外,有一个很特殊的临床表现——脾大,那么能引起发热脾大的疾病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简单归类介绍一下。
1、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如布鲁菌病、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奴卡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兔热病等。病毒性疾病,如EB病毒感染、艾滋病等。真菌性疾病,如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尖端赛多胞菌病、隐球菌病等。寄生虫病,如疟疾、利什曼病、弓形虫病、虫病等其他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猫抓病、恙虫病等。
2、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中主要有:Felty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干燥综合征、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成人still病、血管炎、药物热、血清病、结节病、组织细胞增生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
3、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细胞浸润,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征、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Castleman病、重链病等。脾组织增生,如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征、噬血细胞综合征等。
“发热待诊”是感染病科的主要诊治疾病,很多疑难发热的诊断过程犹如探案,每一位患者的特殊临床表现、体征或流行病学史,往往就是重要线索,感染病科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病原微生物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理论基础,丰富的诊断学及内科功底,方可在众多的原因里抽丝剥茧,探寻到发热真因,服务于患者。
————/END/————
文字及图片来源:感染病科
编审:袁红奎
医院最新动态
分享院内最近活动
服务广大医护职工
普及更多专业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8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