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index.html
重型脑挫裂伤颈椎骨折中枢性高热患者使用降温毯的护理干预
作者:刘龙美、吴振华
使用单位:医院
本文节选自:《中国实用医药》年12月第5卷第36期
前言:重型脑挫裂伤颈椎骨折患者中有80例是交通肇事,有20例是高处坠伤。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引起,可使脑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脑细胞损害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才能预防或控制中枢性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而安全、有效的物理降温仍是最好的降温方法下。本文对50例中枢性高热患者应用降温毯降温,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年1月至年1月收治重型脑挫裂伤颈椎骨折中枢性高热患者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患者体温38.5℃-40.2℃。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物理降温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冰袋、冰帽降温法.即将碎冰和冰水装入橡胶冰袋或冰帽。冰帽戴在患者的头部让脑部处于低温环境,冰袋置于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冰袋、冰帽加隔1层治疗巾以防皮肤冻伤冰块融化后,及时更换,以保证效果。观察组应用降温毯降温。降温毯由主机带冰水回路的床毯和温度传感器组成。主机设有控制系统面板,报警系统可显示出所有参数及语音提示。另有冰帽可同时使用。操作方法:将水槽内注入常温下自来水至刻度处,接通电源,连接好管道,将降温毯平铺于患者身体下面,体温传感器插入肛门内,设定启动温度38.5℃、停机温度37.5℃、水温6C。按“开始”按钮,直至使患者体温达到预设定的温度,停机观察1~2h若体温不反弹则撤机。
三、评价方法:有专人观察两组持续降温0.5、1、2.3h直肠温度下降情况并做好记录,比较两组相同治疗时间点的降温效果
讨论: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出现的临床症状,常见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及脑部手术等2其发热特点:①体温骤然升高至40C以上,持续数天,无寒战;②体温分布不均匀,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温度不高,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0③全身皮肤干燥无汗,四肢阙冷;④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好,而物理降温有一定疗效;⑤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高热可使脑血管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压增高,加重脑细胞损害。高热导致机体代谢大量增加、热能消耗,从而加速各器官的衰竭。据资料记载,体温每降低1℃C.脑组织基础代谢降低6%-7%,颅内压下降5%~6%?。因此颅脑损伤高热患者应及早降温治疗。
结果:传统降温由于冰袋周围空气对流,温度不可能控制在0℃左右,且也不能使整个头部降温,所以对保护脑出血患者脑细胞和减轻脑水肿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普通橡胶冰袋制作程序复杂且有棱角,不便与体表接触.不易固定,用作冰枕降温程度难以控制,尤其是颅脑损伤患者,且在夏季因气温高,冰块溶化速度过快,使用时需频繁更换冰块,降温效果更差.医用降温毯是脑外科“亚低温治疗”必需的设备。降温毯治疗中枢性高热降温较传统物理降温效果显著(见表1)因该机设有自动控温系统,患者体温均能按设定的温度值平稳降低,降温效果持久而恒定,不易反弹。同时,通过调节毯面的循环水温,可控制降温速度,不易发生寒战,克服了传统物理降温中降温速度和效果无法控制的缺点,有利于对患者的保护。降温毯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显著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中枢性高热护理的难点。本文使用的医用降温毯采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降温速度为0.5℃-1.0℃/h符合人体生理状态,既达到降温目的又无降温过快引起的并发症。
本文总结了,降温毯降温效果明显优于一般物理降温,能有效降低脑耗氧量,维护正常脑血流和脑代谢,减轻脑水肿和保护血脑屏障功能,解决了中枢性高热护理的难点。且是脑外科“亚低温治疗”必需的设备。
长春市柏达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创新型物理降温制造商
打造康复学科知识的交流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8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