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即可进入书城
本文为作者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病例简介
患者,男,60岁。主因左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1年伴伤口脓性渗出、肢短入院。
5年前,因高处坠落伤致右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入院后3天予以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钉固定+植骨术(异体骨)。术后周拆线出院。术后4个月,发热伴右大腿骨折部皮肤红肿,于骨折端穿刺出脓性液体。急行清创术,术后伤口一直未愈合,骨折端外露。1个月后再次行右股骨骨折端脓肿清创术,术中取出骨折端周围所植异体骨,细菌培养为“粪肠球菌”感染,伤口开放换药,1周后再次培养提示“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感染。经长期应用抗生素和伤口换药无效,再次入院求治。
骨科专科情况:患者持双拐步行,右下肢不负重。右股骨短缩畸形。右髋至大腿中上交界处外侧可见一纵形手术切口瘢痕,大腿中部处有鸽子蛋大小伤口。自此伤口可见股骨干骨折端部分骨质缺如,IMN外露。骨折端之间无异常活动。无纵叩痛。右髋关节屈°,伸10°,内旋10°,外旋0°。右膝关节屈60°,伸0°。患肢比健侧短3cm。足趾血运、感觉、活动正常。
A:术前体位像:右髋至大腿中上交界处外侧可见一纵形手术切口瘢痕,大腿中部瘢痕处有一鸽子蛋大小伤口
B:伤口局部:自此伤口可见股骨干骨折端部分骨质缺如,IMN外露
X线片示:右股骨粗隆下骨折,远骨折端向内、近侧移位。骨折端6cm长蝶形骨块向前内侧移位,与近、远主骨有细骨痂相连,骨折由重建IMN固定,远、近端各有枚锁钉。
▲X线片
右髋CT:示右股骨粗隆下骨折块之间无骨痂相连。
▲右髋CT
手术指征的选择
根据病史、体征、X线片及化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①股骨粗隆下骨折术后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右);
②股骨短缩畸形(右);
③型糖尿病。
一期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骨折,二期开放植骨疗骨不连。
术前计划与手术技巧
入院后三日骨折处清创、取出髓内针、上组合式外固定支架:Orthofix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理贝尔单臂外固定支架组成比较稳定的三角形固定,伤口开放换药。
A:术中照片示固定
B:术中伤口:伤口保持开放,图为包扎之面的伤口
两个月后创面脓性分泌物减少,伤口呈鸡蛋大小。
A:伤口脓性分泌物减少,拿出的纱布系1天前塞入伤口的
B:伤口呈鸡蛋大小
此前X线片示右股骨粗隆下骨折,骨折粉碎,骨折块边缘圆滑,可见少许骨痂,骨折对位对线好,以外固定架固定。
▲X线片
CT示主要骨块之间分离较大,无骨痂相连。
▲CT
于是再次实施清创术,取双侧髂骨剪成火柴棍大小植入骨折端,不缝合伤口,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A:再次实施清创术后的伤口
B:准备植骨:取双侧髂骨剪成火柴棍大小,准备植入骨折端
C:在骨折端植入髂骨之后的伤口拆除
术后治疗及并发症
股骨粗隆下骨折仍然以外固定架固定、伤口缩小,分泌物减少,植骨区外露的植入骨条合在一起,表面呈白色。
A:复查体位像
B:伤口局部:伤口缩小,分泌物减少,植骨区外露的植入骨条融合在一起,表面呈白色,有少许分泌物
半年后创面愈合。拆除外固定架连杆后患者可以负重站立。X线片示骨折愈合。
▲右股骨近段正、侧位X线片
植骨术后11个月复查:右大腿无感染征象,仍然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经平片及CT检查证实骨折愈合。继续部分负重行走。
A:复查伤口:大腿无感染征象,仍然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
B-D:右股骨X线片:示股骨粗隆下骨折块间有大量骨痂相连,主要骨折块间对位、对线好,以外固定架固定
▲CT检查证实骨折愈合
▲CT检查证实骨折愈合
▲CT检查证实骨折愈合
术后14个月完全负重行走。术后16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持单拐部分负重个月后全负重行走。
手术后34个月随访。主诉右下肢短,屈膝略受限,患肢骨折处无疼痛。查体:右下肢短肢步态。右股骨粗隆下骨折处手术切口瘢痕愈合,无炎症征象。右下肢短缩畸形,右下肢短缩4cm。髋关节及膝关节伸直正常,屈髋90°,屈膝60°。
▲右大腿及髋部外侧面:右股骨粗隆下骨折处手术切口瘢痕愈合,无炎症征象。
◆◆◆◆◆医学很有料,选择很重要靠人不如靠自己现在宝典来了我们自己买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经验与技巧,推荐阅读????ERAS理念下跟骨关节内骨折诊疗规范的专家共识??Bennett骨折影像评估,看完的人都收藏了!肩关节周围炎9大要点汇总,帮你高效记忆知识点!胫骨筋膜切开术的手术技巧详解,值得一读开放骨折的分型及治疗详解,基础必备前臂骨干骨折的评估与手术修复技术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入路与固定技巧,轻松掌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8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