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定义为气管插管后48-72小时或之后发生的肺炎,其特征是新的或进行性浸润影、全身感染的迹象(发热、白细胞计数改变)、痰液性状的变化以及病原体的检测。VAP医院获得性肺炎病例的一半,是ICU医院感染,也是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院内感染。在机械通气的前5天(3%)中,VAP的风险最大,插管和VAP发展之间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3天。在ICU使用的抗生素中,大约有50%用于治疗VAP。VAP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外伤入院和中度潜在疾病严重程度。宿主因素,如潜在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前的手术和抗生素暴露,也与VAP的发展有关。气管内导管的存在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感染性细菌通过以下途径直接进入下呼吸道:(1)微吸,在插管过程中可能发生;(2)在气管内形成一层细菌(通常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生物膜;(3)分泌物在气囊周围聚集和顺流至气道内;以及(4)损伤。拔管后再插管可增加VAP,而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显著降低VAP。
常见的VAP病原体及比例如下:假单胞菌(24.4%);金黄色葡萄球菌(20.4%,其中50%MRSA);肠杆菌科(14.1%包括克雷伯氏菌属、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柠檬酸杆菌属);链球菌种类;嗜血杆菌属;不动杆菌属(7.9%);奈瑟氏菌属(2.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其他(4.7%包括棒状杆菌、莫拉菌、肠球菌、真菌)。
CriticalCar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87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