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防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
早了解早预防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是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家长及幼儿园要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分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
儿童在发生感冒时有时会出现疱疹性咽峡炎。这种情况的炎症,对于儿童来说非常严重。所以在发生时候患儿比较痛苦,这种病症通常分为三个时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潜伏期,这个时段的病毒是存在潜伏的时候。患者一般不会有任何的症状表现。但是病毒在这个时候却在体内的大量复制,潜伏期的病症就具备了传染性,稍有不注意就会传染给别人。而且多数的患者潜伏期是一到两天。
第二个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前驱期,通常在潜伏期之后就出现了前驱期,这时,就会有一些症状表现,患者会有发热,厌食,嗓子发红的现象。观察宝宝的口腔,咽喉,你不会发现到疱疹,一般在前驱期很容易被误诊。因为疱疹还没有发出,所以医生在没有见到疱疹的情况,一般就会被误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前驱期是在24个小时左右。
第三个时期
第三个时期时症状就会比较明显。在这个时期中,疱疹性的咽峡炎的主要症状就显示出。上个粘膜开始有红点,水泡。经过两到三天的变化就会转为灰白色的疱疹,在疱疹破溃的时候就会变成白色或者是黄色的溃疡。很多的患者在出现溃疡后发热的症状就会减轻,在水泡破溃的这一过程中,患者会有疼痛的感觉。因此,在这个时候就会影响到孩子进食。在两到三天后就会有明显的好转。
怎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
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
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布洛芬等退热药。有高热惊厥及严重肌痛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和止痛剂。
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问题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如何预防?
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END
图文
网络
排版
经纶设计部
审核
郭碧青
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f/98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