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到关键时期,全市开始复工复产,一些市民也逐渐放松警惕。其中,医院人员流动量大,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为避免出现人员扎堆的情况,医院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疫情期间市民安全就医。
门急诊
门急诊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随着复工潮和返城人员的增加,门诊人数也日益增多,该院重点加强对门急诊疫情的防控,在进入门诊大厅处设置单通道出入口,拉起警戒线,实行“S”路线单人进入,确保一人一通道。
安保人员负责值守并引导保持距离,有序进入。
志愿者询问来院事由并正确指引,同时在第一时间进行手卫生。
门口设置醒目的红色宣传标语,提醒患者要诚信就医、不得隐瞒病史行程、要积极配合戴口罩和监测体温。此外,还通过广播温馨提示广大患者朋友自觉排队,主动报告病情。
在门诊大厅内的预检分诊,是确保就诊人员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医务人员依次对进入人员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史,“最近到过湖北武汉或国外、境外吗?最近接触过湖北、武汉人员以及从国外、境外回来的人吗?最近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吗?居住地有没有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并进行相关登记,特别是对国(境)外人员进行重点排查。
预检分诊处同样摆放着醒目的温馨提示和就诊流程,清晰指引患者朋友就诊。
在挂号、缴费、药房等处,地面上“距离一米”的脚印标志,拉上隔离带区分排队空间,提醒患者在排队时保持一米的间隔距离;安排志愿者、导诊护士维护就诊秩序。
自助挂号引导,分流挂号缴费人员。
开通网上预约挂号,有效避免人员扎堆聚集。
在醒目位置摆放宣传标语,温馨提示有序排队就医。
在急诊、门诊各诊室,严格采取“一室一患”就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引导候诊人员排队等候。
医技科室
为避免人员聚集,规范诊疗秩序,医院加强彩超、心电、影像检查区域的人员疏散,采取缩短等候时间和减少人员聚集的防控措施,做到一人一诊间检查和诊疗,所有医生在接诊每一个患者后及时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保持手部卫生。
设置发热病人专用通道,把发热病人与普通病人分隔开来,如果有疑似或确诊患者需要进行检查时,有医护人员全程陪同按规定路线到专用诊室进行检查,与其他患者及医务人员实现“0”接触。
心电图室暂时只对门急诊病人开放,住院病人由各科室自行检查,由心电图室远程发送检查报告。
超声诊断科北区四个诊室、南区三个诊室确保上午全部开放,下午视病人多少决定开诊室个数。
放射科所有检查,采用语音叫号和显示屏播放两种方式同步进行,为方便患者及陪同人员侯检,增加了显示屏和座椅数量,确保患者有序进行检查。
住院病房
加强住院病人及陪护管理,也是防范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每个病区预留1-2间应急隔离病房,用于收治本科室高度怀疑的疑似患者,各病区不允许开中央空调。
制定了疫情期间住院患者陪护管理制度,严格陪护管理,每位住院患者最多允许一名陪护并相对固定,陪护人员签署《特殊时期病房陪护人员承诺书》,发放陪护出入证,实行一患一陪、一陪一证,凭证进入病区,每班护士核对陪护人员的出入证,对陪护人员每日监测一次体温,若体温异常需停止陪护,到发热门诊就诊,医务人员追踪检查结果。
同时,监督指导患者和陪护人员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患者与陪护人员不允许互串病房,使用过的口罩投入黄色医疗废弃物垃圾桶内,加强劝烟管理,严禁病陪人员吸烟。
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时,医院要求的防护级别穿戴防护用品,禁止穿戴防护用品离开规定区域。工作人员(含保洁人员)每天监测体温2次,登记备查;每周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学习、培训及考核,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好自身防护。
医院提示广大市民,医院就医,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医院后要严格按照常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安全有序就医,不扎堆、不聚集,切实保障自己及他人的安全!(来源: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9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