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7医院消化病中心MDT第71期学术活动、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通道MDT第6期在7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MDT由消化病中心办公室主任胡海波主任主持。会议邀请了消化病中心各核心科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食管组)、介入血管外科、感染性疾病科、泌尿外科等相关科室参加。
?
第一环节学术活动
首先由急诊科李志远医生为大家汇报《上消化道出血快速通道质控数据汇报》。数据中统计了山西省.9.1至.9.30医院的消化道出血病人总数,GBS评分占比,EVB例数,非EVB例数。急诊救治技术中使用PPI的例数,三腔两囊管的例数,气管插管的例数。急诊胃镜完成时间,内镜技术及床旁胃镜的使用数量。核素检查,介入等进行了详细的汇报。详细介绍了我院上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通道收治病人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
之后由消化病中心消化内科王韶峰主任为大家汇报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合理化诊治。首先介绍了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流行病学,其次从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开始阐述,最后详细的讲述了PPI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仍较高,PUB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高危溃疡首选内镜止血。内镜检查前大剂量静脉持续输注PPI可改善出血病灶的内镜下表现,减少内镜下止血操作;内镜治疗后首选PPI预防再出血;间歇性与持续输注PPI疗效相当,且更安全,用量低,降低药物花费,节省人力,实现更合理资源分配。注射用艾普拉唑钠起效快速、作用持久、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最小,一天一次快速止血,药物合用相互作用风险最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次数更少,节省人力且安全性更佳。
第二环节学术活动
病例讨论环节由ICU提供一例脓毒血症伴休克的患者。患者主因胆囊切除术后3天,发热伴意识障碍1天入院。医院行胆囊切除,入院前1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度,伴意识障碍,胡言乱语,伴恶心,等症。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ICU。目前诊断1脓毒性休克重症腹腔感染胆瘘十二指肠穿孔;2胆囊切除术后;3呼吸衰竭双肺炎症胸腔积液;4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5腹腔积液盆腔积液;6脑内多发缺血梗塞灶;7脑萎缩;8低蛋白血症;9尿路感染;10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贫血凝血功能异常。各位专家及同道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及总结。在此病人的就诊过程中,胃肠外科崔鹏主任,对患者进行紧急剖腹探查以后,发现腹膜有大量的渗出液,给予彻底引流以后,患者症状好转。肝胆外科的申路平主任,霍凌波副主任对患者就是在治疗中可能出现胆漏,进而造成了感染性休克,进行了分析。回顾分析此病人,入院时病情危重,脓毒症休克,诊断明确,我院立即予以全院会诊,并开通手术绿色通道,进行了紧急手术,病情一度好转。胡文庆院长最后进行了总结,通过这个病例的学习和讨论,首先从专业角度来讲,不明原因引起的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指南,应尽早在6至8小时内剖腹探查,尽可能寻找感染灶,尤其对于一些腹膜后或隐窝处的感染,更应引起重视,以免漏诊。同时发挥我院区域医疗中心以及多学科协作的强大优势,尽最大限度的使患者获得最高效最优质的医疗。让我们认识到多学科协作后发挥更好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院创建区域医疗中心来说,夯实自己的基础。使得多学科协作,做成一定的规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9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