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也是儿科门急诊最常遇到的疾病。如何评估发热、何时及如何正确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1、体温多少度是发热?
在医学上,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通常我们采用腋温≥37.5℃或肛温≥38℃定义为发热。体温的异常应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按照体温的高低可以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
低热:37.5~38.0℃;
中度发热:38.1~38.9℃;
高热:39.0~40.9℃;
超高热:≥41.0℃。
2、发热对机体一定是不好的吗?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利弊共存,中等程度的发热可增强机体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宿主对病原体或肿瘤的防御能力,但持续高热可引发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发热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危及生命。3、哪种方法测量体温比较准确?需要多久测一次体温?
体温测量的准确性取决于温度计、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在家庭中最常推荐使用的是电子体温计,其准确性高,使用方便。现在很多家长采用更便捷的红外线体温计等,可供参考。
测量体温的部位通常有4个,即腋下、舌下、鼓膜和直肠,所测得的体温分别称为腋温、口温、耳温和肛温。
从操作性和安全性考虑,推荐家长使用腋下测量。测量方法如下:先将温度计设置到初始位置,擦拭腋窝中可能存在的汗液,将体温计的感温头置于腋窝中央,再将孩子的上臂紧贴于胸侧,使腋窝紧紧夹住体温计,家长要扶住孩子的上臂,保持5min,然后取出体温计,查看温度。
孩子需多久测一次体温并无统一的规定。一般根据孩子病情的轻重、体温的高低和变化来判定多长时间给孩子测一次体温。通常高热时0.5~1.0h测一次体温,过于频繁的测温会影响孩子的休息;超高热时要增加测温次数。中度发热,且体温较稳定可以2h测一次,低热时2~4h测一次。如发现孩子体温或病情变化,可随时测量体温,并做好体温记录,便于掌握病情,就医时供医师参考。
4、儿童急性发热,一般都有哪些原因引起?
儿童急性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其中感染性疾病是引起急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依据感染的病原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非典型微生物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其中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为常见。
非感染性病因主要包括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脱水热、药物热、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外胚层发育不良等原因。
5、高热时会烧坏大脑吗?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热本身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但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热时,患儿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等。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婴幼儿期发热较其他时期容易出现热性惊厥。有些高热患儿也可出现神志淡漠、嗜睡等神经系统受抑制的表现。此外,如果发热伴颈强直、前囟膨隆、意识水平下降、抽搐,甚至惊厥持续状态,往往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这时候一定及时就诊!
OK,这期先唠这么多吧,下一次,咱们继续谈谈儿童发热的常见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90452.html